隨著環境保護等問題受到關注度的提升,上市公司做為公眾企業,如何加強這方面的管控,在近年來關注度日漸提升。近日,《聯交所對環境、社會及管治(以下簡稱ESG)匯報的展望》報告顯示,關于ESG,有多少公司有披露重要性評估?答案是66%。
對此,德勤華北區副主管合伙人兼風險咨詢華北區主管合伙人謝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說,根據德勤中國對港交所上市公司2019年ESG報告抽樣分析結果,在聯交所《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報告指引》強監管要求之下,目前港交所上市公司在ESG信息披露方面整體情況有較大改善,董事會及管理層開始重視企業ESG管理,ESG報告披露形式更加豐富,逐步融入國際化的參考指引,內容也逐漸詳實,其中環境范疇披露已達到較為豐富的水平,社會范疇合規披露正在提升。
“與此同時,由于聯交所新版ESG報告指引已經于2020年7月1日生效,上市公司將面臨更大的監管挑戰。從目前來看,上市公司針對新規內容披露參差不齊,大部分發行人樣本暫未能滿足要求,包括尚未形成量化目標及戰略指引企業中長期發展,管理機制向上延伸至治理層面不足等主要問題。此外,信息披露的平衡性和數據可靠性及可比性也有待提升。”謝安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
披露ESG信息
將倒逼企業提升ESG水平
德勤中國風險咨詢可持續發展服務合伙人顧玲對《證券日報》記者解釋,從聯交所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規則來看,對所有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都是一致的,并沒有分行業的指引。但聯交所同時明確說明,各個上市公司需根據行業和公司自身特點,分析評估對公司和對利益相關方都有重要意義的議題,并在報告中重點披露。對于科技公司來說,其ESG重要議題一般包括技術創新、用科技推動世界可持續發展與社會進步、技術研發與應用中的倫理道德等方面。
圖片來源:德勤Deloitte公眾號
對于上市公司ESG信息的觀察與評估,首先應根據聯交所通用標準進行判斷,如是否有公司整體ESG管理機制;公司最高管理層,如董事會是否對ESG事宜最終負責,是否深度參與ESG重大議題討論確定;是否搭建了ESG戰略與目標等。隨后,再針對不同行業,判斷該行業受到廣泛關注的ESG議題是否覆蓋全面,是否有較深刻的闡述。以互聯網行業為例,一般來說,通過互聯網產品提升生活便捷性與生活品質、網絡安全與數據隱私保護、疫情期間的連接保障與服務創新等方面都是社會較為關注的議題。
“ESG信息涉及企業生成經營的方方面面,良好的ESG信息披露意味著企業需建立相關信息收集及報告編制機制,這本身就說明改企業具有較高的責任意識。此外,企業若想遞交一份內容翔實、數據豐富準確、在行業內處于領先位置的ESG報告,其本身的ESG工作必須首先達到行業領先水平,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從這個角度來說,披露ESG信息,從某種程度上將倒逼企業首先提升本身的ESG水平。”謝安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
ESG信息披露反應出企業多重特性
投資者需分析識別
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提出,要通過深化改革,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ESG信息披露可以反應出一個企業的規范、透明、開放、活力和韌性。當然,企業如果想真正反映出其特色,需要不斷豐富信息披露內涵和指標,使信息披露水平達到行業和國際先進水平。“舉例來說,為達到規范和透明,企業需參考國內外主流可持續發展/ESG報告編制指引,結合通用指標體系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指標,同時要兼顧準確性、時效性、平衡性、一致性等原則;同時報告中某些專題內容可以體系企業的開放、活力和韌性,如創新機制、人才培養和晉升、開拓產品和服務等。”謝安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
顧玲則對《證券日報》記者解釋,在做好戰略實施、ESG管理的基礎上,為幫助利益相關方了解企業在可持續發展/ESG方面的規劃與成效,包括監管機構、客戶、員工、投資者等各個層面,需要根據通用指引編制信息披露文件,提升公司公共形象,提振利益相關方對公司的信心。
由于每個行業的ESG重點議題都不盡相同,投資者需分析識別目標行業的最重要的ESG議題并加以重點關注。舉例來說,對于傳統能源行業,需關注其轉型發展情況,清潔能源開發情況,又或者對金融行業,需關注其金融穩定性以規避風險。同時,無論投資哪個行業,都需要關注公司的ESG管制情況,比如高層的重視程度,管理機制的完善程度等。“目前國際上很多大型投資機構都把ESG因素納入投資考量中。投資者可以采取負面清單及投資策略融入等方式規避風險。負面清單即基于特定ESG標準,避免投資對社會造成傷害的公司或項目而投資。投資策略融入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如通過一定標準或ESG評分篩選投資標的,也可以投資某些特定類別的公司,如與環保、氣候變化緩解業務相關的公司。”顧玲說。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