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閆立良 見習記者 郭冀川
中石化日前披露,“十四五”期間,擬規劃布局1000座加氫站或油氫合建站。這一規模約為2020年底全國加氫站總數的八倍。
作為一種清潔能源,氫被視為未來新能源的理想選擇之一。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之下,能源結構亟待調整,氫能源產業開始加速發展。海南省綠色金融研究院管理委員會主任尤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氫能源產業在用能方面以燃料電池為代表,氫燃料電池的能源效率高,安全性高,使用壽命長,產生的水很清潔,在鋼鐵行業、制造行業等領域,用氫能替代煤炭等能源也會有顯著的環境效益。儲能方面,新能源的未來發展方向是光伏和風電,但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都存在著電力生產的不穩定,如何消納高峰期的新能源電力,就需要儲能的發展,電解制氫,把氫能作為儲能資源是未來非常重要的一種手段。
尤毅說,氫能的能源效率高以及使用過程零排放,使其成為未來實現碳中和的重要工具。根據氫能聯盟以及平安證券的估算,國內氫能產業未來行業產值可以高達10萬億元-20萬億元人民幣。其中,氫能產業最有可能從氫能汽車領域實現爆發。
氫能產業鏈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即制氫、運氫、儲氫,也有非常重要的氫燃料電池的開發與制造。當前首要任務是燃料電池的開發,氫能的大規模使用離不開燃料電池的推廣,燃料電池的推廣取決于燃料電池的成本大幅度下降。當前眾多企業紛紛投資于燃料電池開發生產以及氫能汽車的研發制造,技術的進步和規模的擴大會促進行業的快速發展。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氫燃料電池是未來清潔能源的重要成員之一,全球各國都處于前期發展階段,也是我國新能源可以彎道超車、不被專利卡脖子的方向。目前國內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有很多企業投入研發,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方面仍有距離,在一些核心技術領域仍處于技術攻關、場景落地和降成本的過程中,像制氫、加氫、儲存運輸安全等。
除了科技企業,像福田、宇通、上汽等龍頭車企也在氫燃料電池領域搶先布局,積極推動包括氫能制取、儲運、加氫站在內的重點領域的發展。氫能的下游市場主要圍繞著氫燃料汽車展開,這是最廣大的市場和使用群體。
尤毅表示,按照氫燃料汽車的推廣順序,會從商用車如特殊工程車輛或公交車,逐步擴展到私家車,氫燃料汽車的規模也將從寥寥千輛到數以百萬千萬輛。下游市場由氫燃料汽車加氫站開始,會帶動儲氫、運氫以及制氫等基礎設施或產業的廣大需求,從而實現全產業鏈的大規模發展。中石化布局加氫站,是對沖全社會尤其是汽車脫碳過程帶來的產業風險,實現中石化自身的轉型升級。
海南省綠色金融研究院丁一凡副院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在氫燃料電池產業鏈構建方面,我國已初步形成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為首的產業集群,截止至2019年底,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企業超過400家,在建和已建加氫站130多座,其中52座已投入運營,基本形成了產業鏈體系雛形。
丁一凡說:“目前我國氫能產業處于起步階段,距離打通全產業鏈和大規模生產還有一定距離,但是由于國家對氫能產業的大力支持,氫能產業的投融資也較為活躍。2019年,我國氫能相關投資與收并購共48例,單個項目最大投資額超過了100億元,超過70家上市公司以直接或間接方式投資氫能產業,現階段資本更加傾向于加氫站、燃料電池等高回報領域。”
(編輯 上官夢露)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