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隨處可見各種信息化設備,學生上網課有專門的教育平板和內容系統,考試成績通過專門的APP查詢……在如今的校園以及教學活動中,信息化元素幾乎隨處可見。
近幾年,在有關政策支持下,我國教育行業的信息化程度提升迅速,教育信息化也成為熱門投資領域。
然而,看似蓬勃發展的教育信息化市場,在從業者眼中卻問題重重:招投標透明度低,撞上“暗礁”,渠道成本太高;行業集中度低,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嚴重,利潤微薄。在采訪中,多名從業者向證券時報記者吐起了苦水。
市場規模龐大
“A大學百萬元智慧教育項目招標”,“B公司智慧校園平臺全國招商”,“C學校尋日文教學材料及系統”……在一些活躍的教育信息化社群里,每天都有大量類似的供需信息被發布。
社群只是教育信息化訂單發布的輔助場所,“主戰場”是各級政府招標采購網站。在各地政府招標采購網站中,均有大量教育信息化招標信息,招標金額低至數萬元,高至數億元。如果將其匯總,將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過程。教育信息化產品通常包括硬件設備、軟件及服務、內容服務等。其中,硬件設備包括投影儀、智慧黑板、電子白板等;軟件產品如教研管理系統、考試測評系統、家校互動系統等。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信息化產業的推進,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教育信息化整體市場規模超過4300億元,預計2021年將超過5000億元。
隨著市場發展,資本對教育信息化的興趣持續上升。2020年,教育信息化行業融資事件53起,金額42億元,創下歷史新高;2021年以來,在教育行業整體融資斷崖式下滑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領域的融資仍維持在較高水平。
“教育信息化在政策推動下,這幾年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為學校教育教學現代化,提供了強力的支撐。”教育信息化百家講壇發起人、資深教育專家馬永紀表示。
行業競爭加劇
教育信息化市場規模龐大,但其細分領域眾多,市場需求也千差萬別,目前市場處于高度分散狀態。
“現在行業里,隨便拉幾個人組個隊伍就能做業務。有些公司一年就做幾個單子,每個單子幾十萬,就養幾個人,你可以想象行業的集中度低到什么程度。”教育信息化資深從業者對記者表示。
據記者了解,目前教育信息化產業的參與者包括多家A股軟硬件上市公司,如拓維信息、視源股份、三盛教育、科大訊飛等;另外騰訊、阿里巴巴等大型互聯網公司也參與其中。但行業的主要參與者,是數量眾多的中小廠商。
與行業總體數千億元的規模相比,即便是頭部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也偏低。“作為一個數千億規模的市場,有時候一個數億元的大單,就能夠引發行業內的高度關注。”馬永紀對記者表示。
由中小廠商主導的市場里,產品開發水平、技術投入無法保證,這導致當前教育信息化產品不僅同質化嚴重,且普遍技術含量不高。而過低的集中度,意味著行業整體議價能力不強,價格戰也就不可避免。
某教育裝備企業高管耿軍(化名)向記者講解了當前的行業生態,“在比較理想的情況下,新產品在市場上會有一些機會。一般一家公司的新產品出來后,頭兩三年還好,但是很快就會有人跟著做,而且別人很容易追上你。這時候就只能拼價格了,當價格低到不能繼續投入研發,再過兩年就只能泯然眾人,勉強維持。”
“以前有不少這樣的案例,比如電子白板行業,最開始一個電子白板的價格超過1萬元,后來慢慢被壓縮到1000元,過低的價格,極大地壓縮了利潤,現在電子白板產品在行業內的營收占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類似的故事最近又在護眼燈上上演。”耿軍表示。
在行業內,持有類似觀點的人士不在少數,此前有投行人士甚至感慨,“教育信息化行業的所有產品,都應該推倒重做”。
“很多產品一開始高大上,后面大家開始競價,就得不斷壓縮成本、壓縮品質,也壓縮了行業發展的機會。如果價格低到不能繼續投入,無論是軟件和硬件,都不會有更大的突破和創新。”馬永紀認為,教育信息化當前散、小、低的市場格局,表明整個行業還處在市場早期階段。
渠道成最大痛點
低價競爭問題更多的出自從業者本身,而渠道成本高企,問題出在現有機制。
“雖然招投標信息很多,但我身邊很多廠商就只看看,不愿意參與。因為你有再好的信息化產品,并不能決定你能中標。”耿軍對記者直言。
據了解,教育信息化產品的銷售有多種方式,比較主要的是各地有關部門、學校公開招標;這之前則是廠商銷售人員直接面向需求方推廣產品。其中,招標原本是教育信息化產品最便利的渠道,如今卻成了廠商又愛又恨的地方。
“經常是基本選定了廠商才會發標,甚至交易行為已經開始很長時間了,招標更多的只是一個公開的流程。”耿軍表示,他在梳理招標信息時經常會發現,很多招投標信息發布并不完整,尤其中標信息,很多都只發布中標人、價格,同行很難知道具體中標了什么,公開程度比較低。
“教育信息化是個比較傳統的行業,目前整體上還是一個客戶資源市場。招標中內定現象確實比較嚴重,行業透明度有待提升。”武漢某教育信息化企業相關人士也告訴記者。透明度低直接抬高了廠商的成本。
“公平、公正、公開在整個招標流程中都需要體現,只有充分的透明,大家才會參加下一次招標。”耿軍介紹,如果不通過招標,廠商需要花費更大精力挖掘客戶需求,由于教育信息化產品眾多、需求分散,這種方式加大了廠商的市場費用,給企業的經營造成較大壓力。
“以前選什么產品完全由甲方做決定,這種方式雖然成本也不低,但是能接受;如果完全公開透明,不需要跟甲方有過多的溝通,直接通過投標競爭也可以,但是現在行業處于中間灰色地帶,機制非常復雜,確實會消耗太多的成本。”河北渠道商代表古麗(化名)對記者表示。
“教育信息化是一個非常傳統,甚至原始的產業,國內的教育信息化產品技術水平、質量、層次都處于早期階段;行業的商業模式現在還非常原始,業務推廣受到的影響因素比較多,渠道成本高昂。”馬永紀表示。
“醫藥行業有些產品的推廣費用超過一半,而研發費用只占零頭,我們不希望教育信息化行業出現這種現象,當一個產品的研發費用遠低于市場投入時,這個產品或者行業的發展肯定是不健康的。”耿軍說。
效仿醫藥行業帶量集采
“教育信息化行業目前還是處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階段,這會促進行業的多樣性發展。教育信息化產業是一個非常朝陽的產業,行業從業者都在努力地推動中國這個行業的改革和升級。”對于產業發展前景,江蘇粟米教學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大江表示。
“信息化是教育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還是應該樂觀看待,雖然行業現在還比較原始、傳統,但的確還在不斷發展、進步。”馬永紀表示。
在從業者看來,目前教育信息化領域不少方面需要改變,比如商業模式及交易機制。有從業者表示,現在教育信息化產品的用戶跟客戶不是一撥人,即購買的客戶不是用戶,而使用的用戶又不是客戶,這導致好產品可能無法順利推向市場。
“良好的發展,不單單取決于行業用戶和廠商,還取決于規則制定者。”馬永紀認為,在政策層面,當前教育信息化產業的運行機制,尤其是采購機制需要進行完善和優化。
“醫藥行業的帶量集采是一種很好的模式,帶量集采能夠給優質的產品更強的商業模式上的支撐,教育信息化不一定要復制醫藥行業的模式,但要對現有機制進行完善和優化,有更強的政策推手,更多的改革嘗試,才能進一步推動行業健康發展。”馬永紀說。
“希望能省去不必要的中間環節,甲方需要什么樣的信息化產品,我們直接對接甲方,節省中間成本,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服務方面。”古麗說。
“廠商、渠道商最重要的工作應該是打造內功,把服務質量、技術水平提上來,但是現在大家沒有太多精力做這些,最多的還是做公關、推業務,能拿下業務才能活著。”古麗表示。
在馬永紀看來,目前教育信息化領域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投入太低,如果有更多投入,就能吸引更多優質資源,促進更優秀機制的建立,這也許是解決現在問題的根本。
“教育信息化產業,是教育行業里最具科學性的細分領域,能夠給教育行業更多的科技支撐。只有健康的教育信息化產業,才能讓教育行業健康發展。”馬永紀說。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