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經歷新冠疫情的磨礪,部分行業已經在實現困境反轉。以服裝企業為代表的傳統行業以及昔日陷入紅海競爭的LED產業,都在積極擁抱新零售以及布局產品高端化升級的趨勢,煥發新的生機;即便遭受疫情重挫的航空運輸企業,也迎來持續修復。
服裝業迎來增長
經歷了去年的疫情沖擊后,紡織服裝板塊今年上半年終于重回正軌。據統計,今年以來A股服裝家紡板塊漲幅位居申萬一級行業漲幅榜前列。
“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隨時面臨現金流斷裂的風險,我們幾乎是絕望的。”錦泓集團副總經理、董秘陶為民向記者表示。
經歷一輪“蛇吞象”式的并購,錦泓集團在2017年成功拿下韓國服裝巨頭衣戀集團旗下的TeenieWeenie品牌,公司花費了長達三年的時間,從財務結構、企業文化、管理模式等全方位整合后,卻遭遇了新冠疫情對業務的打擊。
為了扭轉經營上的頹勢,錦泓集團采取了一系列舉措,“我們全力向線上轉型。”陶為民向記者表示,從效果來看,今年一季度,公司抖音上的收入達到近1.38億元,實現10倍增長。
錦泓集團是上萬家服裝行業在疫情困境下實現“逆襲”的一個縮影。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1-4月,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12444家,實現營業收入4077.92億元,同比增長13.41%,增速較上年同期回升31.88%;利潤總額179.72億元,同比增長37.89%,增速較上年同期回升72.66%。
紅豆股份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一季度公司線上業務快速發展,紅豆男裝整體線上業務迎來突破,營收同比增長47.6%,占比從16.08%提升至22.23%。
作為國內高端時尚運動服飾品牌,比音勒芬預計,上半年盈利2.34億元至2.5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5%-55%。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公司在“消費端與騰訊深度合作,智慧零售項目成效顯現。”
2020年6月,比音勒芬與騰訊簽署戰略合作,正式宣布全面開啟數字化運營,進入智慧零售時代。
比音勒芬高管介紹,公司將積極布局線上渠道,通過與電商平臺深度合作,將線下優質VIP客戶通過直播平臺進行線上引流,與騰訊合作打造智慧門店試點,布局數字化新零售。
另外,服裝企業還緊扣“國潮”,進行產品升級。2020年,比音勒芬通過與故宮IP跨界聯名,深度合作,分別推出了2020秋冬“天官賜福”系列和2021春夏“福祿壽”系列。
港股李寧等服裝龍頭更是緊扣“國潮”風口,將“中國李寧”品牌獨立運營,承載新品、潮牌的功能,與傳統品牌進行互補,實現品牌升級。近日發布的財報顯示,李寧上半年凈利潤1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63.44%。另外,特步國際、李寧、安踏體育紛紛創下市值新高。
海瀾之家也發力品牌建設。今年一季度,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185.33%。5月份,海瀾之家成為中國男足獨家正裝合作伙伴;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時,又推出了海瀾之家聯名系列致敬中國航天,在“助夢”上持續發力。
從上游來看,服裝行業庫存水平已經位于近年來低位,在全球服裝行業復蘇背景下,補庫存需求以及海外訂單回流,直接提振了服裝企業業績。
華孚時尚作為全球最大的色紡紗線企業之一,最新披露的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上半年公司預計盈利2.9億元至3.5億元。
另外,滌綸長絲龍頭桐昆股份日前也出手150億元,建設200萬噸聚酯纖維項目,規劃產能將達到去年聚酯纖維總產能的三成,以滿足福建本地以及周邊地區紡織企業對化纖原料的需求。實際上,化纖板塊受益于紡織品訂單的集中大爆發,去年以來持續走強。
目前服裝板塊大部分上市公司尚未披露半年度業績預告。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梳理Wind數據發現,今年一季度,申萬服裝家紡板塊61家上市公司中,有52家凈利潤高于去年同期,有24家實現凈利潤翻番,其中錦泓集團以15661.80%的增幅居首。從股價走勢來看,截至7月8日,今年共有38家公司股價上漲,其中有20家股價漲幅超過30%,12家公司股價漲幅超過50%,6家公司股價漲幅超過100%。
興業證券研報認為,隨著紡織服裝產業鏈的數字化和全鏈信息化發展趨勢,將使企業更好串聯供應鏈各環節,實現對存貨的管理以及精準營銷。同時,在智能制造引領風潮下,今年下半年品牌服飾企業迎來增長轉機,紡織制造受印尼轉單的影響也將迎來產能飽和期,看好板塊在下半年迎來結構性增長。
下游需求復蘇提振
LED行業反轉
經過近兩年的去庫存周期與價格紅海博弈,LED行業景氣度不斷復蘇。一方面,受益于疫情后的需求復蘇,傳統照明行業價格已經在2020年底逐步趨穩;另一方面,隨著以Mini/MicroLED為代表的高端產品以及車用LED、紫外LED、植物照明等細分市場領域擴展,推動整個產業鏈的轉型升級。
LED驅動芯片成為最先感受到行業景氣度回升的群體。自明微電子發布中期業績大幅預增公告后,公司股價連續兩日封漲停。實際上,自上市以來,截至最新收盤價,明微電子股價累計漲幅已經接近8倍。
業績預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明微電子實現歸母凈利潤為2.7億元~3億元,同比增長832.38%~935.98%。實際上,去年公司就開始受益于LED行業復蘇,LED顯示屏類驅動芯片和LED照明類驅動芯片銷量持續增長。
業績增長的背后,是Mini/MicroLED作為LED產品升級的重要方向,下游應用市場雖然訂單尚且較低,但是LED產業鏈從芯片到設備端都已經感受到產業升級的熱度。
天風證券在點評明微電子業績中指出,由于MiniLED的技術特性致使對驅動芯片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下游廠商對LED顯示驅動芯片訂單激增。
Mini/MicroLED的發展也帶動了LED設備端的升級。
作為國內LED固晶機龍頭新益昌,公司高管介紹,從小間距轉向MiniLED是一個技術跨越,必須進行驗證,需要成倍的設備來支持中規模的驗證;另一方面,MiniLED直顯必須要設備達到一定的數量才能精確混色,產品才能達到高標準。所以,當前設備端投資顯著增長。
股價來看,新益昌自上市以來股價累計漲幅已經接近6倍。
另外,作為LED外延片設備龍頭,中微公司6月17日宣布推出專為高性能MiniLED量產而設計的PrismoUniMaxMOCVD設備,幫助LED芯片制造商提高產能,實現優異的波長均勻性和穩定性,控制成本。
據了解,MOCVD設備是LED外延片生產過程中的關鍵設備,通常MOCVD設備采購金額占LED生產線總投入的一半以上,是LED外延片制造中最重要的設備。去年中微公司在該領域收入同比下降約三成,但今年一季度已經反轉,同比增長76%,進一步印證行業不斷攀升的景氣度。
從下游LED顯示市場恢復情況來看,國內顯示需求持續旺盛,恢復程度比海外業務領先。根據集邦咨詢最新LED顯示屏廠商排名,2020年利亞德去年海外業務受疫情影響,總營收有所下跌,市占率仍達11.3%,排名全球第一;相比,洲明科技受到海外業績衰退影響,但在擴大中國市場業務比重的策略下,營收僅微幅下跌,以10.8%市占率位居第二名。
據統計,2021年隨著整體需求回溫,以及上游零組件因短缺漲價,LED顯示屏廠商也同步調漲產品售價,今年LED顯示屏市場產值將有望上升至62.7億美元,年增13.5%。
另一方面,LED行業的復蘇還面臨著全球電子行業“缺芯漲價”的共同挑戰。
富滿電子最新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受益于產品市場需求旺盛,今年上半年公司將實現凈利潤3億元–3.3億元,同比增長1124.56%-1247.02%。
公司高管就漲價趨勢向投資者表示,由于上游晶圓廠在不斷漲價,今明年訂單滿載,甚至部分訂單2023年都已經不再承接,預計持續到明年都處于缺貨狀態,公司也會相應漲價,第三季度會繼續漲價。
“現在LED是大缺貨,所有的大廠要付全額的保證金加上簽協議才能保證產能。”富滿電子高管表示,后面將改成預付半年的貨款等方式拿產能,LED的產能會越來越缺。
洲明科技高管也指出:“今年LED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供應鏈端的壓力。”據介紹,今年原材料普遍上漲,核心器件驅動芯片供應緊張,對毛利率和出貨周期都有非常明顯的負面影響。
為此,洲明科技董事長帶隊與上游廠商洽談長期合作,開拓新廠商等,通過縮短賬期、預付等方式,保證供貨和穩價格;公司也多次針對不同系列產品進行了適當的價格調整。
同時,植物照明等特殊照明需求也在快速增長。英飛特介紹,受大麻種植合法化與新冠疫情的催化,植物照明已經成長為增長速度最快的照明應用領域之一,公司參股醫療大麻室內種植服務商Agrify已經赴美上市。
車用LED也日漸成為重要的市場應用領域。
根據市場咨詢機構TrendForce提供的報告顯示,2020年LED頭燈滲透率在全球乘用車達到53.1%,在電動車的滲透率更高達85%,預計2021年其滲透率將分別高達60%與90%;另外,MicroLED搭配柔性屏與透明屏,也將應用于未來智能汽車顯示面板。
民航客運量恢復
接近疫情前水平
受新冠疫情影響,航空業遭受重創。2020年A股航空上市公司普遍虧損,創下近十年來最低水平,不過,時至2021年一季度,整體虧損幅度已經有所收窄。雖然疫情在國內個別地區出現反復,但整體國內航線保持復蘇態勢。
據民航局數據,4月和5月民航業旅客運輸量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的九成以上。飛友科技數據顯示,5月中國內地航線執行航班量保持平穩態勢,全面恢復至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相比,受海外疫情影響,中國內地通航國際航班量,僅有2019年同期約6.64%的水平。
不過,國內空運復蘇還受到疫情反彈的擾動。
6月初,廣州、深圳出現了疫情反彈,對當地航空業產生一定影響。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廣州白云機場起降架次同比減少近6成,旅客吞吐量同比減少7成,但今年以來仍然保持同比增長,其中國內航線同比增長4成。另外,端午期間深圳寶安機場航班數同比減少三成。
在近期股東大會上,春秋航空高管也承認了廣深疫情對航司的影響。“目前廣州的疫情已經得到控制。我們預計7月份形勢能有所放松,對暑期還是利好的。”公司高管指出,訂座率雖然與2019年有差距,但是很多航線的票價水平已經達到甚至超過2019年水平。“隨著疫情控制,總體來看謹慎樂觀。”
另外,疫情也帶來了一些出行新特色。據介紹,雖然疫情導致部分商務活動轉至線上,但是預計商務出行總量提升;隨著收入水平提升,在疫情控制的情況下,個人出行的需求增加,今年“五·一”假期就出現了很大增長,而且三四線城市青年出行需求強勁。
華泰證券指出,展望暑運旺季,近期疫情反復或對需求產生擾動,但旅游探親游或將推動航空需求迎來新一輪反彈。機場方面,目前國際線恢復尚需時日,預計國內線占比較高的機場凈利潤恢復更為迅速。
供給側來看,航空運力供需關系也在持續改善。據統計,5月份國內航司迎來了飛機交付的高峰期,共引進了13架,數量創出今年以來的月度新高。6月5日,春秋航空發布定增公告,計劃募資不超過35億元,用于購置9架空客A320系列飛機以及購置1臺A320飛行模擬機等。
機場資本運作也在加速。上海機場履行整體上市的歷史承諾,6月25日披露籌劃發行股份購買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上海機場集團物流及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第四跑道相關資產。同時,公司擬非公開發行股份募資預計不超過60億元。
東北證券指出,由于各航司在短期內將部分海外運力轉投國內,對航班供給端產生一定影響,客座率與票價雖然難以迅速恢復至疫情前,但去年航空公司的運力受疫情影響大幅度削減增量,未來三年航司計劃機隊擴張規模大幅放緩。長期看,此輪行業景氣度反彈會一直攀升到國際航線全面開放。
當前航司還享受另一個有利的成本條件,便是油價。據統計,油價在2020年暴跌后逐步恢復,但仍處于歷史中位,航司燃油成本影響有限。人民幣匯率一度突破6.4關口,預計年內將保持強勁勢頭,利好航司匯兌收益。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