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何文英
今年上半年,多家消費類上市公司業績不盡如人意,在解釋原因時,“受社區團購沖擊”這一關鍵詞頻頻出現。
然而,重創傳統零售渠道的社區團購日子也并不好過,由于瘋狂燒錢補貼,平臺之間打價格戰惡性競爭,大部分社區團購仍處于虧損狀態。在此背景下,“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社區團購究竟路在何方?
調味品傳統渠道首當其沖
從半年報的情況來看,調味品行業受社區團購的影響首當其沖。千禾味業報告期內凈利潤同比下滑58.09%;頤海國際上半年凈利潤同比減少12.6%;恒順醋業凈利潤同比下滑14.62%;中炬高新凈利潤同比下降38.51%。
被譽為“醬油茅”的海天味業雖然在報告期內實現了營收凈利雙增,但其上半年凈利潤增速僅為3%,創上市以來新低。其中,二季度單季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9.39%和14.68%,這也是海天味業首次出現單季度業績下滑。
加加食品董事莫文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社區團購對公司的業績沖擊很大。“去年年初開始餐飲消費部分從外食轉向家庭烹飪場景,提升了C端調味品需求,無接觸且快速送達的購物方式成為消費者的首選。雖然加加食品也在積極布局線上,但仍然以傳統流通渠道占比最大。在消費場景轉變和整體消費能力下降的夾擊下,加加食品上半年的銷售業績有所下降。”
在中國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朱丹蓬看來,調味品行業受社區團購沖擊最大有其必然性。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自去年互聯網大鱷紛紛入局社區團購以來,社區團購通過燒錢補貼形成的物美價廉的方式吸引了很多流量,這對傳統零售渠道的格局和價格體系造成了很大的沖擊。”
“由于社區團購最大的優勢在于便利以及性價比高,對于調味品重度消費人群來說,社區團購較好地解決了這個痛點,同時調味品作為高頻消費產品也是社區團購重點推薦以及補貼的品種,因此首當其沖。”此外,朱丹蓬認為,調味品行業上市公司對社區團購新賽道的認知和投入不足也是其業績下滑的原因之一。
社區團購毛利率下降
2020年社區團購的發展迅速,興盛優選獲得騰訊的融資加碼,阿里的餓了么、零售通、菜鳥和盒馬紛紛進軍社區團購,拼多多的多多買菜緊抓下沉市場優勢,美團優選在微信流量加持下推出“千城計劃”……一時間社區團購成了互聯網巨頭的必爭之地。
就在今年3月底,十薈團、橙心優選還分別拿到了7.5億美元、2億美元的融資,但就在社區團購似乎一片繁榮之時,風向卻發生了180度的逆轉。近期有消息稱,橙心優選將大面積收縮,9大區31省縮減至3大區9省,此前,也有橙心優選將要被巨頭收購的傳聞。無獨有偶,近日十薈團創始人陳郢也發布內部信表示將進行全面的業務升級,當中提到十薈團將與阿里MMC在部分地區進行區域整合,在部分效率較低的業務區域,將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興盛優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資本大量介入之前我們還能做到盈利,現在已經做不到了,社區團購的模式本身是先進且非常有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但超低價補貼的方式打破了其原本漸進式的發展規律。”
“爭搶市場燒錢補貼造成了平臺毛利率降低,其實本身社區團購的毛利便不高,主要通過高頻復購率以及精細化管理來降本增效,對于社區團購而言,錢都是省出來的,我們也會不斷通過供應鏈改革、物流升級、店效提升來應對這種沖擊。”上述興盛優選負責人表示。
既然社區團購不賺錢,那為何互聯網巨頭仍趨之若鶩呢?朱丹蓬認為:“互聯網電商通過近年來的高速發展后獲取新流量的成本以及難度與日俱增,社區團購由于其高頻復購剛需等特點,其產生的巨額流量以及生活場景對互聯網巨頭的吸引是非常大的。”
“而且社區團購吸引了很多此前互聯網巨頭比較難覆蓋到的人群——中老年客戶,這部分新增流量之后能提供的變現能力也是十分可觀。”不過,朱丹蓬認為,目前社區團購行業目前仍處于一個洗牌的過程,“現在比的仍是資金和耐力,社區團購走上健康發展的正軌有待時日。”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