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9月17日晚間,科創板上市委公告顯示,上海海和藥物研究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和藥物”)不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這意味著該公司科創板IPO被正式否決。
海和藥物是一家專注于抗腫瘤創新藥物發現、開發、生產及商業化的自主創新生物技術公司。該公司發展模式屬于典型的“Licensein模式”,即許可引進模式,通過向授權方支付一定的首付款并承諾按產品開發進展支付一定里程碑費用及按未來銷售情況支付提成,以此換取該產品在特定地區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權力。
在國家鼓勵創新的背景下,“Licensein模式”中自我研發能力成為科創板上市考核的重點。東方高圣常務副總經理瞿镕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科創板非常關注創新藥企的持續創新能力。授權引進也未嘗不可,但關鍵還是看企業自身是否具備研發能力。”
單純Licensein模式被否
據海和藥物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9個核心產品管線全部處于臨床或臨床前階段,尚未有商業化落地產品。其中,2個產品為授權引進、5個產品為合作開發、僅有1個產品為自主研發、且處于臨床前研究階段。在公司發展過程中,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以下簡稱“藥物所”)扮演著重要角色。截至上述招股說明書出具日,海和藥物現階段在抗腫瘤領域重點推進的8款化合物中,藥物所系AL3810項目授權方之一,在SCC244、CYH33、HH2710、HH2853及HH30134項目中,藥物所為合作方。
9月17日晚間,科創板上市委2021年第70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顯示,監管部門要求海和藥物披露:“說明為何報告期內,在通過化合物專利權受讓方式與藥物所合作的核心產品在后續研發過程中,均委托藥物所進行外包研發服務,而在與韓國大化合作產品的后續研發中,并未委托藥物所進行外包研發服務,該等情形是否表明,發行人在與藥物所合作產品的后續研發中,對藥物所持續構成技術依賴;”“結合發行人已開展二期以上臨床試驗的核心產品均源自授權引進或合作研發的情況,說明發行人是否獨立自主對引進或合作開發的核心產品進行過實質性改進且未對合作方構成持續技術依賴,說明發行人關于科創板定位的自我評價是否真實、準確、完整。”
實際上,以“Licensein模式”上市的創新藥企創板IPO被否的不止海和藥物一家。2020年12月3日,腫瘤創新藥企億騰景昂宣布撤回申請材料,終止科創板IPO之旅。該公司EOC103、EOC315等核心在研藥品是通過海外授權引進方式取得,而公司已取得和正在申請的專利則主要集中在生產工藝方面。
“如果在臨床前引進在研產品,而后靠自主研發能力推進藥物的研發,基本上會被監管部門認可。但如果是直接引進臨床后期產品,則比較難體現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瞿镕表示。
國內Licensein案例仍在增加
在帶量采購持續推行、國內藥企創新加碼的背景下,近年來,以“Licensein模式”為發展模式的案例在制藥領域不斷上演。
今年以來,很少進行Licensein的恒瑞醫藥宣布多個億元級別投資。例如,公司擬作為基石投資人向天廣實生物進行約3000萬美元的股權投資,獲得對第三代抗CD20單克隆抗體MIL62在大中華地區(包括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及澳門地區)的排他性獨家商業化權益;對萬春醫藥子公司大連萬春進行1億元人民幣股權投資,獲得GEF-H1激活劑普那布林在大中華地區的聯合開發權益以及獨家商業化權益等。
憑借“Licensein模式”赴港上市的云頂星耀于2021年9月16日宣布,獲得用于腎臟疾病的創新型BTK抑制劑開發、制造及商業化訂立授權許可協議,并為此支付1200萬美元預付款,以及5.49億美元里程碑金額。
“Licensein模式”也面臨著產品開發上市、商業化和資本市場的雙重考驗。例如,A股上市公司信立泰2021年8月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與ViractaSubsidiary,Inc.就腫瘤藥物“nanatinostat”中國大陸地區獨家許可使用權事宜簽署終止協議,雙方不再履行《獨家許可協議》項下的權利及義務。
此外,據云頂新耀2021年半年度業績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凈虧損3.83億元。與此同時,8月份公司股價一度跌破發行價。
“近年來,‘Licensein模式’的價格水漲船高,其挑戰性在于企業自身的藥物開發上市、商業化能力。”上述業內人士認為,一旦授權引入的產品帶來的利潤無法覆蓋成本,就會遭到市場淘汰。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