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見習記者 楊潔
“雙11”網購盛宴已拉開帷幕,消費者忙購物,電商平臺忙促銷,與其密不可分的物流企業也進入一年中最繁忙的階段。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居民消費潛力依然強大,內在消費動力足夠強勁,經濟發展得到強力支撐。
網購促銷活動提振消費
京東今年“雙11”再次創造新紀錄。其“戰報”顯示,10月31日20時至11月1日24時,京東家電迎來開門紅,成交額超去年11月11日全天;139個品牌下單金額破億元;43276個商家成交額同比增長超200%;同時吸引了大量年輕用戶參與,新用戶中“Z世代”人群占比高達36.9%。
天貓公布的“戰報”數據顯示,“雙11”(11月1日)開場1小時內,有超過2600個品牌成交額超過去年全天,同時還有大量國貨品牌1小時內的成交額超去年全天。
國家郵政局日前表示,11月份以來,因多家電商平臺集中開展促銷活動,快遞業務量出現高峰。順豐控股通過大數據系統預測,今年日最高處理量和業務總量會再創歷史新高,攬收量預測約為平常工作日攬收件量的2.5倍,派件量預測約為平常工作日妥投量的2.2倍,
“今年‘雙11’購物節早早拉開帷幕,不僅時間周期拉長躲避快遞擁堵,而且參與平臺和品牌數量也大幅增加,以期通過開展促銷活動提振消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快遞業務量快速增長和多個平臺轉戰“雙11”的喜人銷售成績來看,我國消費已逐步恢復至正常水平,特別是在促銷刺激下消費潛力得到充分釋放。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每年“雙11”都是全民消費熱情高漲的時期,近期快遞業務量的激增以及各平臺成交額的連創新高,都佐證了國人旺盛的消費需求以及消費市場增長動力的強勁,將為四季度國民經濟的持續向好提供堅實保障。
保駕“雙11”物流企業再發力
“雙11”消費戰果顯赫,也給物流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百世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為備戰“雙11”,百世集團旗下百世供應鏈于9月初便啟動旺季部署,根據品牌商不同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供應鏈及物流服務的策略規劃,在系統網絡、設備耗材、人員場地等多個模塊進行布局。此外,自2019年百世供應鏈開始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運輸業務之中,百世TMS系統與區塊鏈平臺全面對接,能夠讓運輸中的所有交互都實現數據留存,并通過區塊鏈存證上鏈,降低成本的同時提升管理效率,“此次旺季,區塊鏈技術將進一步擴大應用范圍,預計覆蓋超過40個百世自營云倉的運輸業務。”
圓通速遞迎戰“雙11”的策略之一是用好發揮數字化工具,確保旺季時效和服務質量。圓通速遞方面表示,通過手機移動端,可查看全國各地中心、車輛、網點、每個工位、每件包裹的實時情況,實時管控全鏈路各節點。依托數字化轉型,圓通速遞多項成本已有兩位數的同比下降。此外,通過對轉運中心管控效率的數字化呈現,圓通速遞全國所有進港卸車效率可實時轉化為數據,卸貨效率提升超50%。
農村地區的“雙11”同樣精彩。中通快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雙11”,中通云倉提前部署特色服務,為消費者選擇最近倉庫發貨,縮短物流配送距離,讓更多農村消費者可以更快收到“雙11”網購包裹。
快遞業務量是商貿流通的最直接反映,商貿流通越發達意味著經濟發展和消費增長越有活力。在付一夫看來,接下來,進一步促消費可從三方面發力:一是繼續推進收入分配改革,著力縮小收入差距,切實提高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二是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特別是要妥善處理居民的養老、醫療問題,以此來解決民眾消費的后顧之憂;三是改善偏遠落后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商品和服務的供給質量,并規范消費市場秩序,優化消費環境,以此來激發國人消費潛力。
劉向東建議,未來,應加快推動服務消費場景升級,推動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利用數字技術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配合商品零售消費,加快數字化賦能餐飲、文旅等多場景服務,擴大高接觸服務業的有效供給,為擴大服務性消費創造有利條件。
(編輯 李波 白寶玉)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