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施露
12月27日,合合信息旗下啟信寶發布《2021全國化妝品產業區域研究報告》(下文簡稱“報告”),通過大數據洞悉中國化妝品產業發展現狀。
報告顯示,近10年,我國化妝品企業新增數量逐年增加。2020年,國內化妝品市場規模達到3400億元,2021年1-11月市場規模達3678億元,增速達15.3%。但本土化妝品品牌營收明顯低于國際品牌,我國目前仍只是全球化妝品消費大國而非強國。
不僅如此,近年來我國化妝品產業融資呈下降趨勢。報告顯示,2010-2016年我國化妝品每年新增融資次數和融資企業數均逐年增長,而2017-2020年,我國化妝品產業年度新增融資次數、企業數以及新增增速均逐年下降。
化妝品產業新增融資額和次數近幾年下降明顯主要是行業發展幾十年已經逐漸進入穩了定市場格局,在2015-2018年期間,淘寶等電商新銳品牌崛起,因此在數據上呈現提升,但總體說來這樣的市場格局很難獲得資本的青睞。12月30日,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隨著個人經濟的崛起,一些以個人品牌帶動的小化妝品品牌也會活躍起來,但此時可能表現出來的是資本加入了MCN機構的孵化,未必會表現在化妝品產業上,是數據計算方式問題。”伍岱麒稱。
報告顯示,化妝品銷售和營銷渠道近5年企業增長迅速。從產業鏈各環節的企業新增情況來看,2014-2016年下游企業新增數量領先上游和中游,但是新增增速低于上游和中游,各環節企業新增增速均呈下降趨勢。2017-2020年,隨著電商平臺的發展,下游企業數量增長迅速,中游企業增速基本保持在20%左右,上游企業增速出現下降趨勢。
化妝品新銳品牌注冊資本在2000萬以上有15家企業,成立時間10年以上有1家企業,主要分布在廣州市和上海市,有專利企業數量有22家,占比79%。除了產業聚集版圖的逐漸明晰,國貨彩妝的不斷發展、直播電商以及背后逐步完整的產業鏈賦能,新一代國潮化妝品品牌正在占據國內化妝品的主要市場。
受益于直播電商的快速發展,國貨在頭部知名帶貨主播的帶領下,品牌深入人心,銷量幾何式增長。如國風彩妝品牌花西子正是在直播帶貨風口起飛的品牌之一。
完美日記作為國貨美妝的另一知名品牌,以“國貨之光”形象出現,于2020年成功登陸美股市場,成為紐交所中國美妝第一股。而國貨上海家化旗下品牌玉澤,由李佳琦直播帶貨一炮而紅,銷量和口碑實現了上市以來最大逆轉。而后玉澤轉投另一名知名主播,后者因偷逃稅被罰,玉澤也被網友成功推上熱搜。
頭部主播被罰,對帶貨風口成名的新銳化妝品品牌有何影響?在伍岱麒看來,頭部主播主要是美妝類帶貨主播,或多或少有一定銷售影響。企業從中獲得的警示在于還需要培養自己的自播博主,但這并非短時間內可以實現的。
“直播規范化進一步推動,會使直播達人的利益受到沖擊,而很多新銳品牌均是走‘性價比’路線,未必會是吸引達人帶貨的產品。新銳品牌如果向線下渠道發展,會面臨增加很多渠道成本的問題,即擴大和新建渠道。”
化妝品產業近10年的年度新增融資次數和融資企業數均呈現出先增長后下降的趨勢,2010-2016年期間每年新增融資次數和融資企業數均逐年增長,新增增速則出現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2017-2020年,年度新增融資次數、企業數以及新增增速均逐年下降。
“我國是全球化妝品消費大國而非強國。”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黃軍海教授在“化學生物醫藥工程與皮膚健康”的香山科學會議上公開分析,全球市場份額中,歐萊雅、寶潔、聯合利華、雅詩蘭黛和資生堂約占52.4%,市場規模前20的企業,外資企業占據了約80%,本土企業只占約20%。
黃軍海分析現狀說:“利潤率高的高端化妝品還是以國外品牌為主,我國企業科研水平低,產品技術落后,科學配方研制開發仍處于模仿階段,創新實力弱,研發投入占比小,原料品種少且質量不穩定。”
(編輯 田冬)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