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萬晨曦
2021年,新能源成為資本市場追捧的熱門賽道。湖北省政策頻出,企業爭搶“賽道”。
氫能扶持政策頻出
2021年11月26日,湖北省發改委下發《湖北省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其中指出:推進黃岡氫能產業發展,面向氫能全產業鏈引進或聯合研發制氫、儲氫、加氫站、氫能檢測和探測等先進技術與設備;全省各地加強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加氫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在此之前,2021年11月10日,湖北省科技廳發布消息,湖北新增湖北省氫能技術創新中心,中心重點建設技術創新平臺、測試驗證平臺、成果孵化平臺、行業服務平臺等四大平臺,通過自主研發以及引進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實現燃料電池材料、關鍵零部件及產品的國產化。該中心由武漢地質資源環境工業技術研究院、中國地大(武漢)牽頭,聯合4家重量級單位共同組建。
組建單位之一的武漢格羅夫,在氫能汽車核心技術領域有領先地位。2019年3月,首臺“漢產”氫能乘用車誕生自武漢格羅夫。截至2019年底,格羅夫共申報專利1264項,其中發明專利515項,涵蓋多個氫能汽車核心技術領域,確保了格羅夫在續航里程和百公里耗氫量這兩個關鍵性能指標上,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對于完整的產業生態鏈來說,除了具備研發產品的能力,也要有把控行業標準的話語權。武漢中極氫能產業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承擔氫能行業檢驗檢測和檢測設備研發的雙重任務。2018年,中極氫創進入國家質檢中心籌建項目庫,2019年獲批籌建“湖北省氫能動力產品質檢中心”,目前已開展的檢測業務包括電堆、燃料電池發電機和關鍵零部件,公司表示,未來還會向氫氣品質、儲氫裝置、氫能動力車集成等方向開拓。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經濟管理學院二級教授、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我國自然資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精準、高效、可持續金融支持研究”(20BGL189)主持人張偉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湖北企業在氫能產業鏈布局發展勢頭良好。以氫能技術研發為龍頭、大力推進氫能全產業鏈發展,抓住了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和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環節,對于助推湖北綠色崛起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更好地促進湖北企業在氫能產業鏈的全部布局,金融業需要提供配套服務。一是積極發展科技金融,完善科技擔保手段,鼓勵創建天使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支持氫能技術研發;二是積極發展低碳金融,完善低碳擔保或碳質押手段,鼓勵創設多種形式的低碳投資基金或低碳轉型基金,支持氫能產業化、規模化、高質化發展。
加速投資光伏項目
2021年,湖北省全力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業務。湖北能源等綜合性能源集團,不斷提升清潔能源比重,努力推動綠色低碳轉型。
據悉,截至2021年9月底,湖北能源投產風電項目84萬千瓦,光伏項目81萬千瓦,新能源裝機較2020年底增加33.44萬千瓦。湖北能源還參與了荊門市源網荷儲百萬千瓦新能源基地的儲能項目,以及合計450MW的4個平價光伏項目。
如何配置新能源項目,做到有序、安全、規范發展,提升新能源并網友好性和電力支撐能力?湖北省用政策作為導向,優先支持風光火互補項目、風光儲項目建設。
2021年10月,湖北能源局下發了《關于公布2021年平價新能源項目的通知》,安排新能源項目總容量達1227.9萬千瓦。
2021年湖北省批復平價光伏發電項目75個、容量731.5萬千瓦;集中式(共享式)化學儲能電站(不含基地配置的化學儲能電站)37個、容量2536MW/5372MWH。該省另一家能源上市公司長源電力2個光伏集中式項目獲批,配置建設規模為18萬千瓦,兩項目均需在2022年1月底前開工。
張偉認為,湖北省具有一定的發展光伏產業條件。近年來,湖北光伏行業在扶貧電站、集中式電站、分布式電站的開發應用方面已經取得了快速的發展,進入了全國第二梯隊。
按照規劃,湖北2020-2022年實施29個能源提升工程項目,項目估算總投資1176億元。同時計劃打造百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新增新能源裝機千萬千瓦以上。光伏作為新增電力的裝機主體,預計“十四五”期間湖北光伏項目新增裝機規模達20GW,其中集中式達10GW、分布式達10GW。這些信息表明,湖北光伏產業將面臨一個巨大的發展空間。
不過,分析人士也表示,湖北光伏產業仍面臨發展不平衡、上網消納能力不足、經營成本較高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還須通過有效市場與政府相結合的方式,分類施策,因資源稟賦、現有經濟基礎和市場潛力差異制訂不同的發展方式并提升光伏發電上網消納能力,還要鼓勵光伏企業引進推廣先進技術,推進光伏企業的資產重組。
化工龍頭布局鋰電池
汽車產業是湖北省支柱產業,據統計,2021年前三季度,湖北省整車出口約32億元,較去年全年高出1倍,主要增長動力就是新能源汽車,出口達19.3億元,排名全國第五,同比增長220倍。
近期,興發集團、湖北宜化、新洋豐等相關上市公司正在憑借自身優勢,加快布局新能源鋰電業務。
2021年10月,湖北宜化與寧德時代子公司寧波邦普簽署合作意向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建設及運營磷酸鐵、硫酸鎳及其前端磷礦、磷酸、硫酸等化工原料;建設及運營配套磷石膏周轉場、磷石膏綜合利用項目。
除了湖北宜化,興發集團也開始切入新能源賽道。2021年11月8日,湖北興發集團牽手浙江華友鈷業在湖北省宜昌市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圍繞新能源鋰電材料全產業鏈進行合作。新洋豐也擬投資建設年產20萬噸磷酸鐵及相關配套項目,計劃投資總額為25億元至30億元,標志著新洋豐正式進軍新能源產業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與工商管理MBA導師張翔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化工行業布局鋰電風險比較小、可行性比較高,很多資源設備可以通用,新能源汽車市場空間巨大。龍頭紛紛布局是合理的,鋰電是風口,未來訂單會很多,產能是會充分利用的,
張翔也建議,化工企業布局要注意國家政策,未來國家要扶持哪些技術路線的鋰電池,鋰電未來對能量密度逐年提高要求,并注意行業的發展趨勢,選對細分賽道,特別是選對正確的技術路線。
展望2022年,張翔則表示,2022年鋰電行業會迎來大發展時期。新能源汽車2022年預測增長率會達到79%,銷量會達到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游會對鋰電上游有很大的拉動作用,鋰電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提高。另外,儲能行業也會得到較大的發展。預計2022年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會達到一千萬輛,退役的電池需要回收,回收的電池會進入儲能應用,電池回收和儲能在2022年也會得到較大發展。2022年磷酸鐵鋰電池的市場份額會進一步增加,三元鋰電池的市場份額會進一步減小,這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編輯 喬川川)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