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豬周期”對養殖類上市公司造成的業績沖擊正以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2月6日,滬深兩市共有64家農林牧漁上市公司發布業績預報,從預告凈利潤下限這一指標排序中可知,預虧金額最高的前4家公司全是生豬養殖企業。
“生豬整體供應仍處于充足狀態,預計2022年上半年豬價仍將處于較低水平,相關公司虧損仍將延續。”卓創資訊分析師李素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同花順數據顯示,包括正邦科技、溫氏股份、新希望、天邦股份等在內的多家主營生豬養殖業務的上市公司,2021年業績均受到豬價波動的影響。
“報告期內,因生豬價格大幅下跌、飼料價格連續上漲,以及外購部分豬苗育肥、持續推進種豬優化等因素均推高了企業養豬成本,導致公司肉豬養殖業務2021年利潤同比大幅下降,出現深度虧損。”多家主營生豬養殖業務的上市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將繼續推進養豬業務固本強基工作,完善生物安全防控體系,持續提升存欄母豬質量,提高肉豬上市率,降低生豬養殖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上市公司的業績壓力在2022年上半年暫時難以緩解。供應端方面,生豬養殖從業者對后市一致看空,對生豬紛紛采取降體重提前出欄的策略,市場上120公斤以下的豬源較為充沛,屠宰企業收購大體重豬源減少,部分屠宰企業傾向于收購小體重豬源,導致生豬交易市場仍處于下滑之中。
李素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稱,目前生豬出欄體重下滑,出欄量增多,但整體供應仍處于充足狀態。
部分上市公司在公告中表示,為了生豬產業長遠發展,去年下半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加速淘汰更新低效母豬、弱豬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當期虧損;對豬場進行精準通風、噴淋、除臭等方面專項技改,提升育種優勢,加速養殖屠宰深加工一體化轉型等,但尚未在當期產生效果。
短期來看,養豬企業想在今年上半年扭虧的難度較大。卓創資訊認為,目前市場豬源充足,供應端降體重提前出欄的現象反映出從業者看空后市的心態。從需求端來看,雖然春節假期效應對生豬價格提振顯著,但在充沛的生豬供應下,市場消化能力有限,導致生豬價格整體上漲乏力。
“截止到1月29日,卓創資訊監測的全國自繁自養生豬每頭虧損135.33元。預計2022年上半年豬價仍將處于較低水平,相關企業虧損或將延續。”李素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