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潔 見習記者 王君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然而,飲品行業近期頻繁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繼網紅咖啡品牌Manner咖啡被立案調查后,網紅咖啡店WHENPIGSFLY當豬飛(下稱“當豬飛”)、一點點奶茶相繼因食安問題被予以立案調查、罰款。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人們消費支出的提升和需求的多元化發展,咖啡、奶茶等飲品為消費者正餐外的時段提供了更豐富的選擇,茶飲行業消費需求越來越大。不過,行業門檻相對較低,企業多存在管理不嚴格、人員培訓不深入等問題。為了打造網紅品牌,商家更多的是將成本花在營銷、裝修等方面,忽略了產品品質才是立身之本。
當豬飛、一點點相繼現食安問題
5月25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當豬飛進行通報。由于該門店使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加工、制作食品的行為,長寧區市場監管局已依法予以立案調查。
根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介紹,長寧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豬飛現場檢查時發現,該門店廚房冷加工食品專間垃圾桶內有4個已用完的巴氏殺菌蛋白液盒子。店內廚師現場陳述,上述蛋白液是檢查當天該門店廚房用于加工、制作蛋糕胚的原料,已全部用于加工、制作,共加工了24片半成品切片蛋糕卷胚。在執法人員完成取證并現場監督下,該門店銷毀了上述半成品切片蛋糕卷胚。
無獨有偶,當日,天眼查APP顯示,一點點奶茶(舟山如心廣場店)關聯公司日日饌(浙江)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舟山長峙島分公司,于近期被舟山市市場監管局新城分局罰款1.5萬元。
具體來看,上述門店銷售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同時,門店未按規定建立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并保存相關憑證。
《證券日報》記者試圖電話采訪一點點奶茶方面,截至發稿前電話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據窄門餐眼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一點點已在全國開出3646家門店,其中122家暫停營業。
“新式茶飲多使用鮮奶、新鮮水果等不易儲存的原材料,自動化程度低,需要借助大量人力,因此,制作過程中加大了食品安全隱患。”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餐飲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上述品牌出現的問題暴露出,餐飲品牌在快速擴張的同時,食品安全問題已經達到觸目驚心的程度。
飲品行業亂象頻發
艾媒咨詢發布的《2021中國新式茶飲行業分析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新式茶飲市場規模達2795.9億元,到2022年將突破3000億元。從市場規模來看,盡管幾年來新式茶飲增速有所放緩,但作為千億級市場依然潛力巨大。
龐大的市場背后,食安問題卻層出不窮。
除了當豬飛、一點點外,5月22日,網紅咖啡品牌Manner咖啡也因原料奶未按儲存條件使用及地板污垢可能污染產品等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問題被上海市靜安區市場監管局依法予以立案調查。5月6日,同樣因使用過期發霉食材登上微博熱搜的益和堂也發布聲明稱,總部第一時間成立了調查小組,目前已要求涉事門店立即閉店,并與涉事加盟商終止合作,接受監管部門檢查。
就在2021年2月份,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還突擊檢查了部分奶茶店,多家門店存在工作人員健康證不齊全、原材料管理不善等問題。在一點點門店,出現一名從業人員未辦理健康證;收納箱內的茶葉包等原材料上沒有任何標識,分裝日期、保質期等關鍵信息不明;使用過的抹布與袋包裝茶葉原料靠在了一起。在茶百道門店,乳制品等半成品露天放置,沒有蓋子遮擋;植脂末等部分食品原料使用后未封口;員工個人已開封的薯片等食品與店內原料混放;工作人員健康證不齊全,口罩佩戴得不規范,配制飲料的過程中,佩戴者均露出了鼻子等。
“監管趨嚴頻繁抽檢更能促進行業健康良性有序發展。”朱丹蓬對《證券日報》記者如是說。
有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消費升級大背景下,咖啡、奶茶行業發展迅速,各品牌都想快速攻城略地,重心也放在提升市場份額和業績上,對于食品安全問題存在一定的忽略。“食品安全是企業立身之本,企業應進一步加強員工日常培訓和食品安全教育,才能盡可能排除食品安全隱患。”
(編輯 才山丹)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