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6月1日,“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的利好政策正式實施。由于購置稅減半的措施力度空前,引爆了沉寂已久的汽車市場。面對政策“及時雨”,車企迅速跟進,各家4S店更是嚴陣以待。
6月7日,《證券日報》記者實地走訪北京多家汽車4S店和品牌直營店發現,為了鼓勵汽車消費,不少車企開始深度挖掘市場需求。截至6月7日,北京汽車、長安汽車、廣汽傳祺、上汽榮威、長城汽車、北京現代、一汽·大眾、一汽豐田等超20個品牌已發布優惠政策,其中至少有14個品牌在國家購置稅減半的基礎上,推出了對另一半購置稅進行減免或補貼的優惠活動。
業內普遍認為,從汽車產業對整個國民經濟的貢獻度看,汽車行業的市場地位舉足輕重,重拾行業發展信心已成為唯一選項。
購置稅減征效果立竿見影
據《關于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顯示,為促進汽車消費,支持汽車產業發展,對購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內單車價格(不含增值稅)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
正所謂“政策搭臺,車企唱戲”。在實地探訪過程中,很多合資和自主品牌的汽車4S店都推出了名目繁多的優惠措施。“我們現在的優惠力度空前,五大權益實打實的現金減免。”北京三元橋豐田4S店銷售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豐田推出的購置稅減半政策加碼正當時活動,金融禮包、置換補貼、國家減半疊加企業加碼,全算下來至高能省下4萬多元。”
6月7日上午,北京博瑞祥恒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一汽·大眾店內,銷售專員張經理正向一名潛在消費者介紹探岳的配置性能和補貼優惠。“購置稅基本涵蓋店內所有車型,探岳方面除享受購置稅減征外,還享6000元置換補貼、3500元保險支持、兩年零利率購車,以及租賃首付低至10%,車輛可退可買可續租等權益。”
記者注意到,盡管此次購置稅減征未惠及新能源車型,但在展廳內2022款ID.4CROZZ依然收獲了最高的人氣。面對來之不易的到店資源,店家對新能源車型同樣推出了包括置換補貼、廠家貼現、點券兌禮等累計高達3.3萬元的禮包,欲招攬新能源車置換車主和新中標用戶。
補貼優惠層出不窮,內卷隨之而來。有北京現代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在國家購置稅減免50%的基礎上,廠家還加大力度推出了“稅全免只是青銅,油加滿才是王者”活動。具體而言,品牌全系車型均全免購置稅。購買伊蘭特、庫斯途、途勝L車型最高可獲得置換補貼1萬元,購買部分車型還可享至高15000元油費補貼;東風日產方面,除新一代奇駿外,旗下全系車型均享購置稅全免,此外還限時送全險。
合資品牌促銷發力正當時,自主品牌同樣不遑多讓。據記者觀察,長安汽車已推出“購置稅全免”或“至高減免120%”的優惠;吉利汽車方面也推出了“全系車型享國家購置稅減半政策,部分車型享購置稅全免”的優惠。長城哈弗針對旗下緊湊型SUV哈弗H6國潮版車型,在購置稅全免優惠政策之外,還對旗下全系車型推出1000元商業險等優惠。
“本次減征政策適應了汽車消費需求變化的考量,可以覆蓋乘用車市場90%以上的車型,自主和合資企業是全覆蓋,進口豪華汽車企業也基本上覆蓋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王都認為,政策發布于疫情整體進入掃尾階段,時機準確,措施有力,將有效刺激消費,提振汽車市場,改變當前供需雙弱的市場環境。
6月份車市初現回暖態勢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以6月份為起端的購置稅減征政策,恰逢上海及周邊地區汽車產業的復工復產,而在一個月后(7月份至8月份),將面臨傳統意義上的汽車銷售淡季,那么購置稅減征政策能否將車市拉回正常的發展軌道呢?
實際上,4S店已率先感知政策帶來的銷售暖意。北京某一汽本田4S店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端午假期以來,與往常相比客流量有了明顯提升。“5月份要么有人無(關)店,要么有車沒人。當時每天一兩組人的到店量,簡直太難了。”
崔東樹認為,車市目前已呈現逐步回暖的態勢,關鍵原因在于供應問題得到了一定的解決,尤其是上海的復工復產。“我認為購置稅減征后,6月份汽車消費將得到很好的增長,7月份到9月份銷量將回到正常水平”。
隨著近期中央和各地積極出臺車市刺激政策,國內車市正呈現加速復蘇態勢。據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從5月份第三周起,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量日均4.2萬輛,環比增長47%;5月1日至5月22日,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量為78萬輛,同比下降16%,但降幅較上月收窄22個百分點,環比增長34%。
“汽車行業和宏觀經濟好比魚和水的關系,經濟穩中有進主基調同樣適用于當前的汽車產業發展。”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市場商會常務副理事長蘇暉認為,面對多種不確定性因素和未知預期,總要嘗試找到出路。此時汽車行業要做的就是穩住存量、穩住客戶,讓市場保有信心。
崔東樹對此也給予了高度認同。他指出,下一階段需要給汽車消費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和預期,包括車企在內各方應該努力為消費者、經銷商提供一個穩定的消費和經營環境,保障經銷商體系對汽車消費增長的促進作用。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