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林艷
4月13日,迪安診斷披露了2022年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202.82億元,同比上漲55.0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34億元,同比上漲23.33%。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4月13日,已有28家醫療器械類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年報,其中18家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達64.29%。從具體細分領域來看,體外診斷企業業績整體表現亮眼。
體外診斷企業業績突出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截至目前,在已披露去年年報的28家醫療器械公司中,有兩家公司凈利潤增速超100%,均為體外診斷(IVD)領域公司。
血糖儀龍頭三諾生物的凈利潤增速居于首位。2022年,三諾生物實現凈利潤4.31億元,同比增長300.56%。
三諾生物董秘黃安國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去年公司以血糖監測產品為核心的慢性病快速檢測業務繼續呈現穩步增長態勢。在保持第一曲線業務持續成長的同時,公司協同海外子公司推動糖尿病管理專家的數智化轉型,努力培育第二曲線。”
HPV疫苗龍頭萬泰生物的凈利潤增速緊隨其后。2022年,公司實現凈利潤47.36億元,同比上漲134.28%。
從凈利潤金額來看,有6家公司進入10億元梯隊。除愛美客外,其余5家均為IVD企業。其中,達安基因居于首位,凈利潤達54.12億元。達安基因方面表示,2022年,市場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及核酸檢測儀器、相關耗材的需求持續,這對公司業績產生了積極影響。
從營業收入來看,有3家公司位于百億元梯隊,分別為迪安診斷、達安基因和萬泰生物,均為IVD企業。報告期內,迪安診斷營收達202.82億元,同比上漲55.03%;達安基因營收達120.46億元,同比上漲57.17%;萬泰生物營收達111.85億元,同比上漲94.51%。
對于IVD企業領跑整個醫療器械板塊,海南博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體外診斷企業的領跑態勢在于行業技術發展速度較快,市場需求較高,而且相關政策也對其進行支持。
“未來,具有一定消費屬性的IVD診斷產品,例如腫瘤早篩產品等,有望成為快速增長的細分領域。此外,隨著基因測序和分子診斷技術的不斷發展,個性化醫療將成為IVD市場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CIC灼識咨詢合伙人王文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研發投入大幅增加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28家醫療器械上市公司去年總研發投入為82.06億元,較2021年的60.76億元增長35.06%。
“研發投入的大幅增加表明企業對技術創新和研發能力提升的重視,有助于推動整個醫療器械行業的增長和發展,提高行業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趙喜龍對本報記者表示。
有兩家公司2022年研發投入在10億元以上,分別為萬泰生物和達安基因。此外,共有10家醫療器械企業研發支出占營收的比重超10%。
“研發支出占營收的比重超10%,已是一個較高水平,這表明相關企業十分注重技術創新和研發能力,這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而言具有重要意義。”趙喜龍說道。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