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安
據Choice數據顯示,截至4月28日記者發稿,A股19家教育上市公司中,已有17家公司公布了2022年年報。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是“雙減”政策落地(2021年7月份)后的首個完整年度,對于涉及業務轉型的教育上市公司而言,去年的業績表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轉型成果。
從營收角度來看,目前公布財報的17家教育公司中,有13家公司2022年營收出現下降,其中,昂立教育營收同比下降52.1%,降幅最高。學大教育、科德教育、方直科技營收分別下降28.93%、7.34%、3%。
雖然多數公司營收仍處于下降狀態,但從凈利潤方面來看,行業整體處于回暖狀態。2022年,上述17家公司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達到6.95億元,而去年同期則為虧損41.12億元。其中6家公司實現扭虧為盈,虧損收窄及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公司各3家。
事實上,自“雙減”政策發布以來,職業教育板塊成為各大教育上市公司轉型的重點領域。
對于2022年實現凈利潤增長,科德教育表示,報告期內,公司職業教育招生人數增加,進而導致盈利能力較上年同期實現增長。
全國工商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監事長馬學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職業教育市場目前正處在政策積極調整、市場認可度積極培育的階段,資本市場還要尊重行業的客觀發展規律,不能操之過急。”
此外,據Choice數據顯示,2022年,上述17家A股教育公司涉及的計提商譽減值總額為2.97億元。而在2021年,上述公司的計提商譽減值曾高達21.63億元。究其原因,在于2021年多家公司受“雙減”政策影響,剝離K12業務。
有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商譽減值對各家公司的業績并不具備持續性影響,隨著影響經營業績的不利因素被消除,各家公司業績回暖的基本前提已經具備。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年報顯示,多家教育公司的銷售費用在下降。其中昂立教育的銷售費用為1.71億元,同比下降50.95%;學大教育的銷售費用為1.17億元,同比下降42.67%。
對此,上述業內人士指出,此前K12階段的招生獲客成本高企一直是困擾整個行業的難題,從事相關業務的企業,每年都要付出大量的銷售費用招生獲客。隨著相關企業剝離K12業務后,能夠節省出大量資金,用于其他板塊的業務開展。
23:31 | 直擊ChinaJoy:上半年游戲產業國內... |
23:31 | 7月份重卡銷量同比增長42%“四連漲... |
23:31 | “蘇超”效應持續顯現 文體旅融合... |
23:30 | 剛需持續發力 深圳7月份住宅成交超... |
23:30 | 頭部陶瓷企業加速創新 滿足“好房... |
23:30 | 百強房企前7個月拿地金額達5783億... |
23:30 | 新型儲能應用效果逐步顯現 鋰電池... |
23:30 | 硅片價格延續漲勢 產業鏈價格回暖... |
23:30 | 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 產業鏈... |
23:30 | 即時零售 尋求顛覆與重構的破立平... |
23:30 | 華夏華電清潔能源REIT上市 公募REI... |
23:30 | 投資者踴躍申購 多只科技主題基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