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一鳴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8月21日收盤,已有106家醫藥生物行業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中報,總體來看,有71家公司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已披露中報公司總數的66.98%,整體呈現穩健發展態勢;但同時,部分公司銷售費用占營收比例較高。
星球傳播App聯合創始人付學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人口老齡化及醫療需求的穩定增長使得醫藥生物行業的市場潛力較大,并體現在上市公司業績上。同時,部分上市公司高銷售費用現象凸顯,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醫藥生物行業市場競爭壓力較大。
中藥類公司業績向好
同花順數據顯示,微芯生物、寶萊特、澳華內鏡、金迪克、復旦張江等9家公司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翻番,創新醫療、魯抗醫藥、賽托生物等11家公司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50%以上。
據記者梳理,多家公司報告期內實現了科技成果有效轉化,促進效益提升。
例如,寶萊特表示,公司通過持續加大技術研發力度提升產品競爭力、品牌影響力,通過供應鏈管理、產能和物流運輸優化,充分發揮全國多基地布局的優勢,實現主營業務增長,使得公司健康監測板塊及血液凈化板塊銷售收入均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
Co-Found智庫生物醫藥行業研究負責人束為閣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新藥研發和技術創新為多數上市公司帶來了新的業務增長機會。而國家對醫藥生物行業給予政策支持,包括鼓勵創新藥研發、提高醫療保障水平等,為醫藥生物企業提供了優質的發展環境。這些因素都有利于企業實現全面發展和資源整合。
值得一提的是,中藥類公司上半年凈利潤普遍較為可觀。其中,白云山、片仔癀、濟川藥業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8.11億元、15.41億元、13.40億元。
銷售費用較高
同花順數據顯示,上述已披露2023年中報的醫藥生物公司中,部分公司銷售費用占營收比例較高。
具體來看,譽衡藥業上半年銷售費用為8.82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高達61.59%,微芯生物、通化金馬兩家公司緊隨其后,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59.23%、56.11%。
此外,據記者梳理,不少醫藥生物公司銷售費用高于研發費用,其中,新里程、鷺燕醫藥上半年銷售費用分別為1.07億元、2.18億元,研發費用則僅為81.90萬元、193.82萬元。
束為閣認為,醫藥生物公司銷售費用較高,反映出企業在市場推廣等方面投入較多,有可能是產品研發和創新方面不足所致。這可能會引起市場對企業價值的質疑,對于企業的長期發展是不利的。
束為閣表示,上市公司良好的業績不能過度依賴銷售拓展業務,這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醫藥行業的監管制度,加強對企業的監督和管理,提高行業的規范性和透明度。鼓勵醫藥生物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創新能力,提供更好、更有效的藥品和服務,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同時促進醫藥行業各方的合作與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