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安
8月22日晚間,馬瀧醫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馬瀧齒科)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海通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按2022年收入計,馬瀧齒科在中國所有民營口腔醫療服務商中排名第9,在中國高端民營口腔醫療服務提供商中排名第2,市場份額為14.3%。截至2023年4月底,其在中國的13個城市布局29家口腔門診,擁有牙醫145名及271張牙科椅。
牙醫平均年薪超200萬
馬瀧齒科的業務主要包括馬瀧服務、馬瀧產品和馬瀧DSO三大業務。其中馬瀧服務涵蓋了普通牙科、正畸和種植業務。從營收方面來看,報告期內,馬瀧服務貢獻的營收占比始終在公司總營收的80%以上。
市場方面來看,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按收入計,中國的高端民營口腔醫療服務市場由2018年的27億元增至2022年的29億元,預計2027年將達到59億元。
業績方面來看,2020年至2022年及2023年前四個月,馬瀧齒科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19億元、3.99億元、4.84億元及1.47億元。雖然營收持續增長,但公司尚未實現正向盈利。凈利潤方面,報告期內公司凈利潤分別為-5936.3萬元、-1.62億元、-3793.6萬元、-779.3萬元。
根據招股書來看,公司員工成本持續居高不下是公司難以盈利的重要原因之一。上述報告期內,公司員工成本分別為1.42億元、2.29億元、2.07億元及0.65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44.5%、57.4%、42.6%及44%。細化來看,報告期內,每名牙醫的平均收入分別為220萬元、210萬元、240萬元及90萬元。
對于未來發展,馬瀧齒科在招股書中表示,接下來四年會在中國成立30家口腔門診。其中,19家口腔門診將位于一線城市、其余11家口腔門診則將位于二線城市。
東高科技高級投資顧問畢然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社會辦醫政策的持續放開與醫療規范化整合加速,口腔領域在未來還會持續迎來大規模的資本加入。民營口腔醫療這種專科醫院一直都是資本市場更青睞的標的類型,因為相對于綜合醫院,專科醫院盈利能力、估值標準更簡單清晰。同時這類消費醫療醫保收入占比低、定價自主權大,一直受到資本青睞。
以馬瀧齒科為例,IPO前,公司獲得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了弘暉基金、源星資本、綠地集團、歌斐資產、中金、華西證券等機構。
多家口腔醫療公司赴港上市
近年來,多家口腔醫療機構頻繁赴港上市,包括已經上市的瑞爾集團、美皓集團,另外,牙博士也于2021年10月、2022年3月兩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但因其未能在六個月招股書有效期內通過港交所聆訊,相關招股書變為失效狀態。
“口腔醫療機構選擇赴港上市,更多是根據自身發展目標和市場環境權衡利弊后的戰略性選擇。目前來看,港股的市場化程度相對較高,審核周期短、門檻較低,可以使醫療機構更便捷地獲得融資渠道,加之,眾多醫療服務企業成功上市也使港股形成了一定的板塊效應,綜合因素考慮讓口腔醫療機構大多會優先選擇香港上市。”某口腔醫療上市公司工作人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口腔醫療機構上市后,有助于企業獲得更多的資本支持,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吸引更多的優質人才和合作伙伴,降低融資成本,做大做強。同時,借助資本平臺,企業能夠吸引更多資金進入,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提升服務水平。”
“隨著國內種植牙集采政策的全面落地后,可以有效地惠及更多患者,另一方面,選擇種植牙之前,醫生必須對患者的口內健康情況全面評估,并幫助患者完成前期所需基礎治療,這勢必將帶動口腔醫療機構就診量的提升,尤其是全科、牙周等基礎治療的就診。”上述工作人員進一步表示:“人口老齡化的加深和人們對口腔健康意識的提高,都為民營口腔醫療機構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長遠來看,隨著國家及各地方政府多項政策的引導,我國民營口腔醫療機構預期會向著規范、健康及可持續發展的方向不斷前進。”
(編輯 袁元)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