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殷高峰
三季報披露期已經結束,受產業鏈產品價格大幅下滑影響,光伏行業上市公司業績普遍承壓,硅料、硅片、電池、組件等光伏產業鏈主要環節的企業大都出現虧損。
但《證券日報》記者梳理三季報發現,不少企業尤其是一些頭部企業在第三季度的業績已經有所改善。“這意味著行業或已經筑底,預計明年一些優秀的頭部企業的業績有望逐步恢復。”濟懋資產合伙人丁炳中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同時,正處在技術迭代期的光伏行業,隨著BC產能的持續放量,技術路線的競爭也在進一步加劇。
行業或筑底
雖然光伏行業前三季度整體業績仍然承壓,但在第三季度一些好的勢頭已經顯現。
Wind數據顯示,雖然前三季度光伏行業整體銷售毛利率和凈利率仍然呈現下滑態勢,但應收賬款周轉率(前三季度3.46次,上半年為2.31次)和存貨周轉率(2.49次,上半年是1.61次)都在回升。
“這說明行業整體正在加速去庫存和回款中,企業資產負債率也呈現企穩態勢。”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表示。
而從一些頭部企業的三季報看,雖然第三季度依舊虧損,但減虧明顯。通威股份和隆基綠能第三季度都環比二季度大幅減虧。
值得關注的是,晶澳科技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連續虧損的情況下,第三季度實現盈利。財報數據顯示,晶澳科技今年前三個季度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8億元、-3.9億元以及3.9億元,呈現逐漸增長趨勢。
晶澳科技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三季度盈利改善的主要因素是公司成本下降速度超過售價下降速度,經營端毛利修復。同時,公司電站業務盈利提升。
此外,協鑫科技、大全能源等多家硅料企業第三季度虧損也環比呈收窄趨勢。
“在銷售均價持續下跌的行業背景下,公司通過降本增效提質,公司第三季度業績相較于第二季度虧損收窄。”協鑫科技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受多晶硅與硅片產品平均市場售價大幅下降影響,公司三季度經營業績延續低位,但現金成本卻創造行業新低,僅為33.18元/公斤,為后續業績反轉贏得了充分主動。
從三季報看,光伏產業鏈主環節中硅片環節中的企業虧損仍在加劇。TCL中環是硅片環節龍頭之一,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25.82億元,同比下降53.59%;歸母凈利潤為虧損60.61億元。其中,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虧損擴大至29.98億元。
TCL中環表示,三季度光伏行業仍處于供需失衡狀態,雖然8月底后價格趨穩,但主產業鏈各環節價格與成本仍然倒掛。公司新能源材料單瓦成本行業領先,但受產品價格及存貨影響,虧損總額加大。
“從這些企業的整體情況看,一是光伏行業筑底信號已經顯現,二是一體化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具有一定的優勢。”丁炳中表示,當前,宏觀層面積極信號密集釋放,市場化力量也正在加速推動,行業過剩產能將加速出清,明年中期一些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有望迎來盈利拐點。
“無法準確預測行業見底的時間點,但大部分光伏企業無法熬過明年年中。”在隆基綠能總裁李振國看來,未來趨勢會集中,沒有哪個行業可以支撐100多家企業都活得很好。
技術路線之爭加劇
雖然因供需錯配造成行業普遍承壓,但光伏行業也正在加速推動技術迭代。目前,電池技術路徑已經由百花齊放逐步轉變為格局清晰:TOPCon目前全面占據主流位置;BC技術以隆基綠能和愛旭股份為代表在積極推進;HJT、鈣鈦礦以及疊層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也在逐步推進。
“但TOPCon由于產能大量擴張,其紅利已經開始消失。”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所長沈文忠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目前,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頭部企業以TOPCon技術路線為主。
晶科能源是頭部企業中為數不多的今年保持盈利的企業,但今年第三季度的盈利相比上半年有所下降。
而另外兩家頭部企業的業績表現則讓市場意外,天合光能在上半年盈利的情況下,第三季度則出現虧損。晶澳科技在上半年虧損的情況下,卻在第三季度環比扭虧。
BC路線上,隆基綠能第三季度環比虧損大幅收窄。“在硅片環節仍加劇虧損的情況下,隆基綠能在第三季度大幅減虧,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其在BC組件方面的進步。”屈放稱。
另一BC路線頭部企業愛旭股份三季度對比二季度,也實現環比減虧。
事實上,關于TOPCon和BC技術誰是未來幾年內光伏主流技術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2023年,P型組件仍占據主流,而2024年上半年,N型組件迅速崛起,特別是N型TOPCon組件已占據絕對優勢。
根據InfoLink數據,2024年上半年,N型TOPCon組件出貨量占總體出貨量的近七成,而HJT及BC組件則分別占Top10總體出貨量的1%和4%。
晶科能源正是憑借在TOPCon領域的先發優勢,成功逆襲隆基綠能,奪得光伏組件行業的領先地位。如今,隆基綠能又欲憑借BC技術,向TOPCon發起挑戰。
“BC技術作為一種平臺技術,它可以和PERC、TOPCon以及HJT等技術集成,其和上述每一種技術集成后,都是對其的高級化,其轉化效率更高。”沈文忠表示,但BC技術工藝復雜,技術要求高,長期以來進展緩慢。
據悉,在隆基綠能、愛旭股份等龍頭企業進入之前,BC產品年產量不到1GW,但2024年上半年中國企業BC產品出貨量已經接近12GW。
而最初主要應用在分布式光伏領域的BC產品,近期也開始進入大型地面電站招標。中信建投研報認為,BC光伏組件的高功率為其帶來了溢價空間。研報稱,由于BC組件有較高轉化效率、低衰減系數和低溫度系數,同樣版型組件下,BC組件綜合輸出效率略高于TOPCon組件,從而降低電站單瓦運營成本。
“但目前BC技術在成本方面還面臨一定挑戰,主要是銀耗、良率、設備成本等三方面。”屈放表示,對于企業來說,技術路線的選擇是一方面,企業自身在技術、資金、渠道以及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綜合實力都影響著企業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公司正在加速推動賤金屬代銀方案以及其他相關BC技術成果逐步落地,有望在明年下半年進一步大幅降低BC技術成本,和TOPCon的成本基本持平。”隆基綠能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一個是目前市場的主流技術路線,一個正在加速降本和進行產能布局,這意味著光伏行業的技術路線之爭將進一步加劇,但究竟哪一種技術路線能夠成為未來幾年的主流,還有待市場檢驗。”在屈放看來,這種技術領域的競爭對于光伏行業的降本增效具有積極意義。光伏行業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更具競爭力的好產品應該獲得更多的市場空間。
(編輯 喬川川)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