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雯珊
見習記者 劉曉一
乘坐直升機俯瞰連綿山脈,搭載熱氣球品味田園風光,打“飛的”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低空經濟的興起,催生出眾多“低空+”新業態,低空旅游成為其中的熱門賽道。從空中游覽、動力滑翔傘、到景區無人機配送、無人機表演,從CityWalk升級到CityFly,低空旅游正在從概念走向現實,有望成為市場新寵。
政策端也利好頻傳。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提出研究制定低空飛行旅游產品有關管理規范,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勵打造多樣化、差異化低空飛行旅游產品。
“旅游是當前階段低空載人飛行器最具可行性的落地場景之一。”凱聯資本董事總經理姬可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飛行成本的降低和飛行體驗的改善,低空旅游有望加速成為大眾化活動項目。
市場空間廣闊
低空旅游是指在低空空域,依托通用航空運輸、通用航空器和低空飛行器等,從事的旅游、娛樂和運動,是“通用航空+傳統旅游”融合衍生出的新型旅游方式。
近年來,政策利好、技術成熟疊加旅游需求不斷升級,推動低空旅游迎風而起。在政策層面,早在2014年,《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就提出鼓勵探索“低空飛行旅游”;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去年8月份發布的《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支持低空飛行等新業態發展;近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再次鼓勵低空飛行旅游產品的創新。
除了頂層設計外,各地也根據自身實際推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措施。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有北京、河南、廣東、黑龍江等超20地發布低空旅游相關行動計劃。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的《加快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及,加快培育新興消費業態。鼓勵企業依托旅游景區建設航空飛行營地、垂直起降場地,開發觀光游、主題游、體驗游等低空旅游產品,每年發放不少于1000萬元低空消費券,執行期限至2027年12月31日。
技術層面,我國新型低空飛行器蓬勃發展,信息通信、北斗導航、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廣泛應用,都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在需求側,年輕群體正成為消費主力軍,其在旅行中追求新鮮刺激,對低空旅游熱情尤為高漲。攜程平臺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海南低空旅游產品訂單量比2022年提升超104%,接待人次同比增長100%,客單價超800元。
方正證券研報認為,“低空+旅游”正重塑出行體驗。到2030年,低空旅游經濟規模有望達2000億元以上,發展增量空間巨大,將成為旅游業的重要增長點。
上市公司布局忙
面對千億元級藍海市場,上市公司紛紛抓基建、拓場景、強運營,以期在低空旅游市場占得先機。
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城交”)積極投身低空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深城交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去年公司重點開展深圳低空智能融合基礎設施項目的系統平臺和起降測試場建設。深城交全國總部項目也于去年落地南京,旨在打造低空經濟發展示范區及新場景首發區。公司將積極參與濱江文旅觀光、公園無人機即時配送等“商業端”低空示范場景。
除了“站在高處看風景”,低空旅游還拓展出更多融合新業態。中信海洋直升機股份有限公司1月14日在其官微表示,旗下子公司海直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已開啟直升機滑雪新業務?;酆谜邆兛梢源畛酥鄙龣C,在可可托海、野卡峽、吉克普林等國際滑雪度假區之間自由穿梭,享受滑雪帶來的無盡樂趣。
行業發展如火如荼之際,如何助力低空旅游“飛得更好”?姬可鵬表示,目前低空產業尚處于萌芽階段,從飛行器到基礎設施再到運營的整個鏈條,正在從無到有進行建立。此外,低空旅游知名度尚未完全打開,行業的發展還需要強大的示范效應。“對此,需進一步完善空域管理,加大長期資本的支持,同時,還需要優秀的運營商和飛行器制造商一起,向消費者做好知識普及,展現空中飛行的魅力。”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