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丁蓉
近期A股多家存儲芯片上市公司表示,當前公司產品價格下行的空間有限,未來有望企穩回升。多家機構也發布研報稱,存儲芯片價格或將于年內再次啟動漲價。
回溯2024年,存儲芯片市場整體步入復蘇階段,但價格震蕩加大。以主要品類之一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為例,2024年上半年DRAM走出了價格上漲的行情,但下半年由于市場需求減弱以及一些生命末期的產品去化,市場價格下行,抵消了一部分上半年的價格漲幅。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張曉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AI(人工智能)端側應用全面開花,將拉動存儲芯片市場需求。且2025年初,各NAND Flash(閃存存儲器)原廠大多采取了更為堅決的減產措施,縮減全年投產規模,將為2025年下半年的產品價格反彈打下基礎。DRAM方面也有望在下半年實現價格回升。
供需格局改善
價格有望回升
近日,深圳市江波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展望2025年,服務器與車規級市場需求有望延續增長趨勢。AI技術在手機、個人電腦、智能穿戴等領域加速滲透,消費電子市場有望迎來新的復蘇,并進一步推動對更高容量和更高性能存儲芯片的需求。隨著終端庫存水平逐漸恢復正常,供需關系將逐步改善,價格回升趨勢也將在行業供需博弈中逐步建立。
另據兆易創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預測,今年前兩個季度利基型DRAM仍將處于價格底部盤整階段。進入下半年,隨著市場逐步消化掉大廠的尾貨,供需格局改善之下,價格有望企穩回升,屆時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會有所改善。
天風證券發布研報稱,業界普遍認為,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隨著銷售渠道庫存逐漸消化至合理水平,存儲芯片價格上漲的可能性將顯著增加。這一系列市場動態表明,存儲市場的價格格局或將迎來顯著變化。
“目前AI手機的DRAM配置已提升至16GB,AI個人電腦設備的內存容量也普遍已經達到32GB。此外,智能汽車有望引入開源大模型,將進一步提升存儲需求。未來,AI端側應用有望大幅拉動對存儲芯片的需求。”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市場需求升級
產品加速迭代
“AI端側應用的全面開花,為存儲芯片的技術迭代提出了新方向。例如,AI眼鏡、AI電腦、AI手機等設備對實時計算能力要求極高,將推動存儲芯片向高帶寬、低延遲方向迭代。其中,HBM3(高帶寬存儲器)目前已成為AI服務器標配,而端側設備則正在加速LPDDR5、LPDDR5X的普及。同時,車載智能設備因安全性需求,還需兼顧低功耗與高可靠性,可能催生出更多的定制化存儲方案。此外,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發展,還將對存儲芯片的容量提出更高要求。”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中國電子商務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郭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AI端側應用的發展,存算一體化需求應運而生,近存計算通過2.5D和3D堆疊技術有效融合計算與存儲,將成為提升芯片性能的主流方案之一。”
此外,多家存儲芯片產業鏈上市公司也在針對市場上的新需求,加快推進技術升級和產品迭代。
瀾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25年1月份將第二子代MRCD和MDB芯片向全球主要內存廠商送樣。據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產品專為DDR5多路復用雙列直插內存模組而設計,最高支持12800MT/s傳輸速率,旨在為下一代計算平臺提供卓越的內存性能,滿足高性能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應用場景對內存帶寬的迫切需求。
深圳佰維存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已經進入多家國內知名AI眼鏡廠商的供應鏈體系。據了解,公司是業內最早布局存儲研發封測一體化的企業,從2010年開始就自建封測能力。基于公司研發封測一體化的布局,公司存儲器產品在智能可穿戴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能夠在低功耗、快響應等方面進行固件算法優化設計的同時,通過先進封測工藝能力,助力產品的輕薄小巧。公司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公司將不斷深化研發封測一體化布局,為客戶提供更加高效高質的存儲解決方案。”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