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河南省蘭考縣惠安街道何寨村村主任何世宏,面對記者的采訪面露喜色。
喜,是因為他眼前那些大棚內的油桃,在“五一”后就可以上市,比露天種植的要早一個月,這將給合作社的每名成員帶來9000多元的年分紅和收入。
壩頭鄉夢里張莊文氏醋坊的文海清,面對記者的采訪,雖然有點緊張,但仍擋不住內心的喜悅。因為作為紅薯醋的第五代傳人,他的醋坊規模擴大了,產量提高了,收入上去了。
金融扶貧風生水起
何寨村的這片大棚,是在銀行貸款的支持下搭建起來的;文海清經營的醋坊規模的擴大,同樣離不開銀行貸款的支持。
這只是蘭考縣用好普惠金融的其中一個縮影。
2016年12月28日,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有關部門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河南省蘭考縣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支持蘭考縣打造全國普惠金融改革的先行區、創新示范區、運行安全區。
這是首個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打開了蘭考普惠金融的新局面。
據了解,為了打通縣域普惠金融發展的“最后一公里”,助力蘭考縣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總體方案》提出了10個方面、27項主要措施。
而作為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的推動者,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還提出了蘭考試驗區建設的三個近期目標:截至2017年6月底,在蘭考實現“普惠金融一網通”移動金融服務到人全覆蓋、普惠授信到戶全覆蓋、普惠金融服務站到村全覆蓋。
在政策的推動下,如今,普惠金融正在蘭考這片111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來蘭考一年多,我見證了她的脫貧。”蘭考縣委常委、副縣長楊曉東告訴記者。
楊曉東是一名中國證監會駐蘭考縣掛職扶貧干部。
2013年中國證監會開始定點扶貧;2015年2月,時任農業銀行董事長劉士余到蘭考調研,指導農業銀行蘭考縣支行開展金融扶貧貸款業務,為蘭考普惠金融機制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金融扶貧在蘭考縣開展得風生水起。而得益于金融扶貧等一系列的扶貧舉措,蘭考縣如今已經甩脫了“貧困”的帽子:2017年2月27日,河南省政府批準蘭考縣退出貧困縣,如期實現了“三年脫貧”的目標。
新合作帶來新探索
4月22日下午,蘭考縣政府與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希望通過緊密的戰略合作,共同促進我國普惠金融體系建設和研究,推動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
首個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與教育部唯一的國家級金融研究基地攜手合作,無疑是蘭考推進普惠金融的又一重要探索。據西南財經大學校長助理、中國金融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劉錫良介紹,金融中心將為蘭考試驗區開展普惠金融相關工作提供戰略咨詢及學術服務等顧問工作,總結蘭考縣脫貧經驗并就如何復制推廣形成政策建議。
“與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的戰略合作,將更好地促進蘭考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實踐和經驗總結。”蘭考縣政府主要負責人表示。
不同的國家,由于國情不同,普惠金融制度的實踐存在很大差異;不同的群體、不同的立場,對普惠金融的理解也是千差萬別。在劉錫良看來,中國的貧困主要在農村,因此農村經濟或縣域經濟發展,與金融扶貧、實現小康目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如果貧困地區都已經脫貧,中國的城鄉差距將縮小,貧困將消滅,因此,金融扶貧應落實到縣域經濟發展上來。“如果把縣域經濟發展與金融扶貧脫離開,窮人脫貧問題,將僅是口號而已。”
至于怎么做,劉錫良認為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增加縣域經濟的資金供給,提升資源配置效率,這就要求金融扶貧與縣域產業發展、金融規劃相匹配。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擎對發展普惠金融提出三點建議:首先,金融供給與金融需求同時發力,但更著眼于需求。要加強金融需求的調查,摸清中小企業和農戶有無需求、是什么樣的需求,以需求帶動供給創新。其次,要發揮傳統金融機構與新型金融機構的合力,要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并舉,對不同生命周期的企業要有不同的融資方式。最后,要發揮政府的作用,但也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政府更多的是在加強保障和完善制度上下功夫,即建平臺、優環境、強監管、造聲勢、促創新。
“創建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使命光榮,任務艱巨。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立足‘搭平臺、建機制、重對接、抓信用、廣宣傳’的工作思路,舉全縣之力,認真謀劃、周密部署、穩妥推進,力爭用4年時間將蘭考打造成為名副其實的普惠金融改革先行區、創新示范區、運行安全區,向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蘭考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蘭考,正通過不斷的努力,將自身建設成全國普惠金融的改革先行區、創新示范區、運行安全區,為我國貧困縣域探索出一條可持續、可復制推廣的普惠金融發展之路。
23:31 | 直擊ChinaJoy:上半年游戲產業國內... |
23:31 | 7月份重卡銷量同比增長42%“四連漲... |
23:31 | “蘇超”效應持續顯現 文體旅融合... |
23:30 | 剛需持續發力 深圳7月份住宅成交超... |
23:30 | 頭部陶瓷企業加速創新 滿足“好房... |
23:30 | 百強房企前7個月拿地金額達5783億... |
23:30 | 新型儲能應用效果逐步顯現 鋰電池... |
23:30 | 硅片價格延續漲勢 產業鏈價格回暖... |
23:30 | 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 產業鏈... |
23:30 | 即時零售 尋求顛覆與重構的破立平... |
23:30 | 華夏華電清潔能源REIT上市 公募REI... |
23:30 | 投資者踴躍申購 多只科技主題基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