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黃小鵬
根據官方最新公布的預測數據,2017年深圳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達2.2萬億,增長12.87%,增速在四大“一線城市”中居首。在中國城市經濟總量排名中,深圳也將因此前移一位。
在多個省市GDP數據“擠水分”調整時,深圳的GDP在自然增長和計入研發投入的推動下強勁增長,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全球金融危機后的頭幾年,中國各地經濟增長主要靠上項目鋪攤子,而深圳受地理面積的限制,在外延式增長競賽中頗為被動,2010年人們談論的是深圳“老四”地位可能不保,沒想到短短幾年時間,它卻取得了如此亮眼的成績。
在深圳發展過程中,遇到過多次質疑以及能否持續繁榮的擔憂,但它一次次突破瓶頸,經濟持續增長,質量和結構不斷改善,城市綜合影響力上升,這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秘密?毋庸諱言,深圳早期發展是建立在政策優勢和區位優勢之上的,但政策優勢消失之后,高度市場化的體制優勢和多元自由平等的文化優勢,是推動深圳經濟競爭力不斷增強的關鍵因素。
體制優勢體現在多個方面:一是民營經濟為主體,創新性十足;二是高度的開放性,深度融入國際和國內市場;三是政府與企業關系處理得當,企業是經濟活動的主角,政府甘當配角,政府不是熱衷于干預和指揮,而是樂于在旁邊提供服務。當然,這三者之間又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民營企業以利潤為導向,自己為自己負責,自然希望政府提供服務而不是指揮和干預;民營企業主導也使政府干預和指揮的空間有限;在高度開放的環境下,企業除了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命脈,別無其他選擇。
高度市場化環境的長期熏陶,加上移民城市的特點,使深圳逐漸形成了務實、誠信、敢為人先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對一個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就像空氣一樣,雖不被覺察卻又極端重要,當有些人仍然狹隘地把歷史悠久作為衡量文化的唯一標準時,多元、自由、平等、法治這些現代市民社會價值觀不知不覺中成了深圳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它是深圳經濟體制不退化甚至繼續進化的重要保證。在探究深圳成功的秘密時,體制與文化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系不應被忽視。
深圳并非完美,也面臨很多挑戰,其他城市可能天生不具備深圳的區位優勢和移民文化優勢,但深圳經驗仍然可以給其他地方一些啟示,特別是對那些近年來經濟嚴重失去活力的地區來說,深圳是一個很好的參照物。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正確處理好企業與政府的關系,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發揮市場主導作用,發揮政府服務作用。同時,一定要更新文化,文化改良是經濟振興的前提,對那些與發展市場經濟格格不入、與現代社會文明準則格格不入的文化,一定要加以蕩滌。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