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出臺了多項政策規范金融機構股權結構及主要股東。專家認為,這預示著未來一段時間金融機構股權管理問題、對金融控股公司的清理規范工作將成為監管機構的關注焦點,同時也為下一步金融控股公司監管文件的發布、清理規范金融控股公司奠定基礎。
股權管理顯大一統思路
3月30日,證監會就《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公開征求意見;此前,監管部門先后在今年1月和3月出臺了《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和《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對金融機構股權結構及主要股東進行規范。此外,《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兩個配套文件也在今年3月出臺,進一步明確政策實施前后涉及重點問題的監管要求。
“監管部門分別出臺的金融機構股權管理規定,雖有差異,但大部分原則相同,體現了監管大一統的思路。”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比如,股權管理文件均按照股東持股數量多寡及對金融機構影響大小為基礎,將金融機構股東劃分為多類,分類要求準入資質和行為規范,且均對不同類型的股東分別規定了不盡相同的持股年限。
《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將證券公司的股東分為四類,并要求控股股東凈資產不低于人民幣1000億元,且最近5年原則上連續盈利;主要股東凈資產不低于人民幣2億元,且最近3年原則上連續盈利。而《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也將保險公司股東分為四類,其中控制類股東總資產不低于100億元、凈資產不低于總資產的30%。
另外,上述文件均在股權結構、資金來源及實際控制人等方面提出了穿透式監管的規定。例如,《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要求擬入股股東應當真實、準確、完整說明其股權結構直至最終權益持有人,以及其與其他股東的關聯關系或者一致行動人關系;《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明確,商業銀行應當按照穿透原則將主要股東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關聯方、一致行動人、最終受益人作為自身的關聯方進行管理。
“主要股東、控股股東在公司治理中地位非常重要,既構成了公司內部治理機制的基礎,又決定了公司外部治理機制。”新時代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認為,通過分類管理,彌補監管短板,防止出現入股資金來源不符合自有資金要求、違規代持、股權結構不清晰、違規開展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及濫用股東權利損害銀證保及消費者和投資者利益等現象,有助于金融行業穩健運營。
金控公司清理規范料加快
今年以來,關于強化金融控股公司監管的討論不斷。專家認為,隨著有關政策接連出臺,未來金融控股公司股東的規范清理進程或進一步加快。
潘向東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健全對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而股權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了相關金融企業“兩參一控”股東的“硬性要求”,金融控股公司將在監管逐步完善的背景下走向規范發展。
廣發證券(14.86-0.54%)分析師屈俊表示,由于金融控股公司是涉及多種金融領域的金融混合體,預計將以統籌協調的方式對金融控股公司進行監管,結合《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來看,預計首先將從厘清股權關系開始,加強金融機構股東資質管理,從源頭上強化風險管控。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此前在談及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規則的重點時表示,要落實行為監管,要實質重于形式。比如,強化整體資本監管,建立并表監管機制,防止虛假出資、循環出資等短期行為。要嚴格股權管理,股權架構和組織架構要清晰,股東和受益人應是比較透明的;要強化關聯交易管理,要在金融機構和控股公司之間,和其他產業之間建立防火墻制度等。
在光大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李曉鵬看來,規范金融控股集團的發展,一要認真清理不規范的金融控股公司,特別是對虛假注資、抽逃資本等違規違紀行為應嚴格糾正,防止高杠桿、高負債,禁止金融控股機構通過關聯交易進行金融擴張。二是要嚴格審查金融控股集團股東背景,對相關經營者管理能力和從業者專業素質應設置更高門檻。三是盡快出臺金融控股機構監管標準和法律法規,明確金融控股法律地位。
補齊監管短板
業內人士表示,監管盲點和監管缺失導致金融控股公司風險不斷累積,需加快步伐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理,而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規則是進一步補齊監管短板、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迫切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監管部門發布的股權管理文件所提及的穿透監管股權結構、核查自有資金、嚴格限制關聯交易、“兩參一控”等原則,與金控公司監管重點不謀而合。
潘向東指出,通過對各行業金融機構穿透核查股東資金來源,有助于實現穿透式監管,防止金融企業內部業務關聯度高,相互挪用占用資金,自我注資、虛增資本,通過金融產品創新實現金融風險的跨界傳染,使得金融風險更趨隱蔽、復雜,甚至金融控股集團內部存在的風險向市場傳染并溢出的可能。
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此前表態,加強金融控股公司管理的一個內容是強調資本的真實性、質量和充足,而股權管理辦法中關于自有資金的相關規定也印證了這一思路。《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明確,取得保險公司股權應使用來源合法的自有資金,且自有資金以凈資產為限;《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強調商業銀行股東應使用自有資金入股商業銀行,且確保資金來源合法;《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也明確證券公司股東的出資額不得超過其凈資產。
在強化關聯交易管理方面,魯政委表示,在國際上,無論是對單個金融企業或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中,防范股東與金融機構之間、金融機構與金融機構之間關聯交易危害金融機構經營穩定性,都是監管機構的關注重點,此次監管部門發布的股權管理辦法也嚴格限制了股東與金融機構間關聯交易。比如,《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要求,保險公司股東不得與保險公司進行不正當的關聯交易,不得利用其對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的影響力獲取不正當利益。
此外,魯政委認為,對于各行業金融機構“兩參一控”規則的明確,意味著部分持股數量超標的金融控股公司需要逐步清理其超標、違規持有的金融機構股權。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