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左永剛: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國資國企改革現已經進入深水區,呈現出齊頭并進的趨勢。
專家稱今年國資改革有三大著力點
■本報記者 杜雨萌
隨著國資國企改革進入深水區,《證券日報》記者發現,今年的改革特點是國資改革、國企改革并重,并更加注重國資改革。對比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深化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的表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表述是“推進國資國企改革”,而2017年則為“加快推進國企國資改革”。
昨日,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資改革屬于相對宏觀層面的改革,而國企改革則更多涉及到企業微觀層面。早期國企改革的出發點更多強調搞活國有企業、著眼于具體而微觀的目標,而當前的改革則更加強調回歸出資人地位,著眼于通過優化國有資本投資與運營,實現國有資本的做優做強做大。這一變化,體現了政府部門對改革認知的深化:只要國資層面阻礙企業發展的問題得到解決,國有企業的活力與效率才會迎來實質性提升。
劉興國認為,國資改革謀劃的是國企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部署,而國企改革則是對國資改革的具體落實。因此,只有進一步深化國資改革,才能更好地開展國企改革。
自去年以來,監管層力推國資改革就已有跡可循。繼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指導意見》后,去年5月份落地的《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明確提出,“嚴格按照出資關系界定監管范圍”“科學界定國有資產出資人監管的邊界”。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制定出資人監管權責清單”。而從地方上看,包括北京、成都等地方國資委也紛紛出臺出資人監管權力和責任清單,并以此為突破口加快國資監管改革。
劉興國表示,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國資委的工作部署來看,今年國資改革將主要著眼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完善國資監管,建立國資監管權責清單,確保國資監管既不缺位,也不越位;二是進一步加快國有資本運營平臺建設,深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調整,實現國有資本靈活進退;三是總結試點經驗,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促進國有資本與非公資本共同壯大。
11:26 | 國芳集團擬出資1545萬元與專業機構... |
10:33 | 九號電動兩輪車曬成績單:上半年中... |
10:30 | 中國電建集團項目專場推介會在北京... |
10:12 | 中國神華啟動大規模資產重組 核心... |
10:03 | 中國神華擬籌劃重大事項!8月4日起... |
10:00 | 房企尋找債務重組最大公約數化債 |
09:25 | 多奈單抗注射液三年長期臨床研究結... |
23:31 | 直擊ChinaJoy:上半年游戲產業國內... |
23:31 | 7月份重卡銷量同比增長42% “四連... |
23:31 | “蘇超”效應持續顯現 文體旅融合... |
23:30 | 剛需持續發力 深圳7月份住宅成交超... |
23:30 | 頭部陶瓷企業加速創新 滿足“好房...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