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來,資本市場預期出現了快速、大幅度切換。由于過去兩年中國經濟和全球經濟的良好復蘇,年初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新周期”充滿期待,但隨著國內去杠桿政策和信用收縮疊加中美貿易戰的不斷惡化,經濟下行壓力陡增,市場情緒受到極大打擊。
年初以來,企業部門和居民部門的多個重磅減稅政策密集出臺,包括對企業部門下調增值稅稅率、提高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等;對居民部門推進個稅改革,上調起征點和增加多項專項附加扣除等。減稅政策一方面有利于減輕企業和居民部門負擔,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修復市場悲觀情緒,但在減稅的同時,政府部門的財稅體制也需要進一步改革,后期的財稅體制改革不僅要在減稅降費上持續發力,降低企業和居民負擔,進而提振企業活力及居民消費意愿,還需要在中央地方收支、控制債務風險、優化稅制結構等方向持續發力。
隨著國內經濟增長進入L形,驅動力由投資轉向消費,在金融去杠桿的大背景下,國內證券市場諸多制度已不適應新的經濟金融環境。當前經濟形勢下,我們如何積極作為穩定股市,在哪些方面尚有調整空間,對此有如下幾點建議:
第一,取消漲跌停制度
A股市場從1996年開始引入漲跌停板制度,引入的背景是當時我國A股市場股價大量被大戶操縱,銀行資金違規流入股市導致A股市場價格波動巨大且存在嚴重泡沫。漲跌停板制度的實施一定程度上減緩了突發事件對短期價格的大幅沖擊,但更多的時候對股價走勢和成交量造成人為扭曲,部分投資者利用資金和信息優勢進行封板套利,反而助長了A股市場的投機行為,加劇了市場的波動,A股市場的波動率和換手率遠高于主流資本市場。發達國家資本市場主要更青睞于熔斷等價格限制機制平抑波動,熔斷等價格限制機制對于風險的快速出清和股價的市場化定價優勢明顯。
第二,逐步放開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限制
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之后股指期貨在保證金、平倉手續費、單日開倉等方面均作出了非常嚴格的限制,使得股指期貨對沖風險的作用被大幅削弱。股指期貨是成熟的風險管理工具,對于發現價格、改善股市運行機制、提供保值避險工具、完善投資產品體系和促進市場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相比現貨市場,股指期貨更為復雜,且對市場變化更為敏感,在股指期貨的發展初期容易被誤讀。然而只有在一個交易活躍、對手盤較為平衡的市場下,才能使得市場快速高效地反映基本面和預期變化,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定價功能,而且金融衍生品的運用有利于量化對沖和主觀價值投資等參與者對沖系統性風險,挑選出優異的上市公司,實現上市公司的優勝劣汰。
第三,提高上市公司違法成本,加大對中介機構造假的懲罰力度,完善退市制度
國內證券市場上市公司違法成本較低,伙同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評級機構等中介機構造假、隱瞞等欺詐投資者的行為屢見不鮮。據統計,A股市場年退市率只有不到1%,而美國紐交所的退市率超過5%,納斯達克更是在9%以上。ST公司為“保殼”而虛增第三年利潤的情況更是頻頻發生,更警示了當前資本市場在上市公司監管和退市制度方面的不完善。一方面需要加大對信息披露違規和造假行為的懲處力度,另一方面需盡快完善我國退市制度。
第四,加強投資者教育,合理引導投資者預期,優化投資者結構
A股市場散戶占比極高,容易發生羊群效應,被市場非理性聲音干擾。據統計,A股大盤指數單日波動3%以上的占比接近10%,而標普500指數只有不到3%。官方媒體應多進行理性、客觀的引導和教育,并就市場謠言等作出及時、權威的解讀,合理引導投資者預期。同時應加快引入優質長期資金,如海外被動配置資金、養老金等,有利于降低股市投機性、促使上市公司股價向長期價值回歸,對優質公司的成長也更為有利。美國上世紀90年代以后401K計劃開始迅速推行,已覆蓋超60%的家庭,該計劃為員工提供包括股票、共同基金、債券等在內的一籃子投資品種,為美股長期牛市提供了較為穩定的資金流,通過養老金資金的連接,個人投資收益與公司盈利形成了良好互動。
第五,加快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構建,鼓勵有創新能力公司的發展
國內股權市場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和區域性股權轉讓市場等幾個層次,目前來看主板市場較為成熟、中小創也在蓬勃發展中,但新三板等市場進展不盡如人意。主要問題在于差異化供給等核心制度依然沒有建立起來,未能充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此外還存在流動性差、價格發現機制缺失等問題。國內經濟處于轉型關鍵期,二元融資結構存在諸多弊端,對于處于孵化期、起步期的新興科技類創新企業應該提供足夠的政策引導和融資便利,在資本市場分層、準入和退市等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
(作者為深圳凱豐投資首席經濟學家)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