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終,凜冽寒風中回顧前瞻,思考當前國際形勢下的世界經濟,想到三重考驗。
第一重,增長考驗。近日,巴黎香榭麗舍大街的火與煙,在移動新聞中迅速傳遍世界。為幾毛錢的燃油稅,就引發這么嚴重的騷亂,各方看客感到不可思議。不過,如果向事件背后挖掘會發現,這個老牌發達國家之所以出現社會問題,經濟增長乏力是一個重要根源。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法國經濟增長幅度只有0.3%,這個速度還不及世界經濟整體增速的十分之一,可以說幾乎陷于停滯。而增長停滯最糟糕的后果就是失業,目前法國失業率高達9%,年輕人失業情況尤其嚴峻。在巴黎及周邊,很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
不工作就搗蛋。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無業青年都是不可輕視的一支社會力量。如果再加上背景復雜的移民群體,就更可能匯成一股充滿暴力與戾氣的大潮。如何破解增長難題,卻是當今許多國家最感頭痛的挑戰。面對大幅下滑的支持率,幾年前意氣風發入主愛麗舍宮的年輕總統馬克龍,目前估計一時也無法找出讓經濟跑起來的快捷鍵。
第二重,治理考驗。在宏觀思考者看來,社會不安與經濟增長的背后,可以看到治理的影子。今年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十周年。一年來,關于危機的回顧與反思屢見報端,但反思歸反思,實際應對則是另一回事。
2009年2月,中國香港的金融家沈聯濤在印度新德里的一次演講中說,經濟和金融危機的本質歸根到底還是政治。即使是以金融危機的形式爆發,解決方式也不可避免是政治方式。說到底,所有金融危機都是治理的危機。歷史上反復出現的金融危機一再證明,金融創新不能創造永恒的繁榮,需要在企業、金融和社會層面實現良好的治理,以維持長期的穩定。
在發達國家,尤其是所謂的老歐洲,十年前的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余波并沒有真正銷聲匿跡。金融危機后暴露和加劇的不平等問題始終未能得到良好解決。當失業和落魄者看不到希望,自身又找不到自救之道時,就會失控地渲瀉情緒,街頭鬧劇就不可避免。如何能持久控制住人性中的不安與暴力天性,使人民安居樂業,考驗著各國的現實治理能力。
第三重,觀念考驗。理解增長與治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觀念的更新。
當前,世界經濟力量和格局在加速變化,需要經濟決策者和思想者及時轉變觀念,以新的眼光來應對變化的世界。關于世界經濟合作,某種程度上,現實就是“共識”。形成共識,是一切合作的基礎。而共識的形成,在于對現實變化的把握處于同一頻道。道不同,不相與謀。這是中國古人的智慧。
在經濟全球化無法逆轉的世界新時空里,與有共識的國家和人加強合作,推動增長,改善治理,才是理性之選。然而,即便只在經濟領域,也并非所有決策者都善于改變觀念。有些人不是努力尋求共識,而且刻意尋求差異。
日前,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舉行了一次記者會。在這次會議上,他提出了一些頗為雷人的觀點,比如,他說,全世界都同意,中國不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而是發達國家了。因為中國加入了主要的聯盟,就應該遵守這些聯盟的規則。
談到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庫德洛說他把這個倡議稱為“帶子和吊褲帶”(“BeltandSuspenders”)。他進一步解釋說,這項倡議承諾,通常在欠發達國家修建基礎設施,但所有都要通過債務融資,并由中國勞工來修建。然后,債務融資條款變得越來越嚴,那些受建國意識到他們面臨債務重壓,條件嚴苛,利率上升。然后,突然之間,中國就要求收購這些國家,以便擁有或者強迫那些國家做出無法承擔的金融承諾。
關注國際關系與經濟議題的人都不難發現,庫德洛言辭的偏頗謬誤顯而易見。突出的一點就是,他把那些欠發達國家的決策者直接當作毫無思考能力的傻瓜。國際合作從來都是兩廂情愿,中國與其他尋求建設基礎設施的國家,是在利益交匯點下的共識合作。這一點是由兩國的契約保證。至于一些國家后來出現的政局變化,都是常理常情,合作雙方共同調整即是。
至于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論,長期的真正共識有標準可循。最主要的是根據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權威國際組織的標準。例如以人均GDP計算,中國目前仍處于全球第70位左右。世界經濟界通常認可的發達國家俱樂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中國的很多指標還遠遠未能達到。
不過,面臨提前“被發達”的輿論壓力,中國也不必過度擔憂。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而發展的鑰匙又在自己手里。外界怎么說,不必太在意。發展不等人,新形態的世界經濟合作,時不我待。那些能夠經受考驗者終將迎來更有利的前景。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