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布《2018年失信黑名單分析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累計歸集失信黑名單信息約1421萬條。
從分布地區看,報告顯示,新增失信黑名單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其中,江蘇失信企業數量占比最高,廣東次之。
從經濟行業分類看,失信被處罰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批發、醫療衛生、商務服務、房地產等領域,其中批發業被處罰企業數量最多,占總數的20.2%。
2018年也是P2P網貸行業風險事件頻發的一年。報告顯示,出現問題的P2P平臺共計1282家,有近一半的問題平臺處于失聯狀態,其中浙江涉及問題平臺數量最多。
東部沿海成失信企業集中地
2018年,全國共新增失信黑名單主體359.4萬個。從地區分布看,新增失信黑名單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其中,江蘇涉及失信企業數量占比最高,占全國總數的16.71%;其次是廣東,占比12.77%。
2018年全國退出失信黑名單主體217.52萬個。從地區分布看,退出失信黑名單企業數量排名前五的省份為廣東、新疆、江蘇、河南、浙江。其中,廣東退出黑名單企業數量占比最高,占退出總數的18.29%;其次是新疆,占比15.53%。
在涉金融嚴重失信企業中,從失信類型看,55.1%的失信企業為嚴重失信債務人,26.53%的失信企業為非法集資企業,其余為嚴重失信創業投資企業、惡意逃廢債借款人及其他嚴重違法企業。
從涉案罪名看,64.58%的失信企業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22.92%的失信企業涉嫌騙取貸款、票據承兌、金融票證罪。
醫療領域失信案件頻發
從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看,因虛假宣傳而被失信處罰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批發、醫療衛生、商務服務、房地產、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新聞媒體等六個領域,其中批發業被處罰企業數量最多,有20家,占總數的20.2%。
從失信企業的廣告宣傳內容看,近44%的違法廣告與醫療保健相關,違法事實主要是夸大、虛假宣傳醫療機構、保健品、醫療器械的治療效果,其中15個虛假廣告案例來自醫療衛生機構。此外,還有5家電視臺涉及發布虛假廣告,內容主要集中在保健品、收藏品、醫療器械及醫療服務等方面。
除醫療保健虛假宣傳外,醫療領域的制藥企業藥品質量不合格、制假售假、假冒文號、摻入有害藥物和夸大治病功效的問題也時有發生。
2018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468批次藥品抽檢不合格名單,涉及276家藥品生產企業。其中,61家藥品生產企業存在多次抽檢不合格的情況,吉林省通化博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被處罰次數高達4次。
P2P平臺頻頻“爆雷”
2018年,萬千投資者夢碎,上千家P2P平臺出現問題。
P2P網貸平臺是依托于互聯網而形成的新型金融服務模式,具有交易簡單、快捷、門檻低的優勢。P2P平臺因其超高的投資收益率吸引了大量用戶,發展迅猛。2018年,P2P網貸平臺風險事件頻發,大量平臺集中爆雷,出現提現困難、平臺失聯、負責人跑路、終止運營等問題,其中諸多問題平臺涉嫌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或集資詐騙罪。
2018年6月,素有“民間四大高返利平臺”之稱的上海P2P平臺唐小僧理財出現問題,辦公場所被封,母公司資邦金服被警方控制。至此,自稱央企背景、交易額超800億的唐小僧正式“爆雷”。
首個超高返利神話破滅后,P2P開啟了“史上最嚴重的雷潮”。據統計,6月19至6月26日僅一周時間,全國共計有42家網貸平臺出現問題;7月1日—7月18日兩周多時間,共有183家平臺出問題。
2018年8月1日,168家鄰家便利店店面一夜關閉。鄰家突然倒閉的背后,是其實控人P2P公司善林金融因涉嫌非法集資詐騙受到上海警方調查。
同一天,昔日名噪一時的智能路由器巨頭極路由宣稱資金鏈斷裂,業內人士唏噓不已。極路由的落難,則源于2018年6月深圳P2P平臺i財富的傾覆。極路由創始人王楚云公開信稱,合作方i財富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被立案,出現兌付困難。
根據對各地公安機關公開信息的不完全統計,2018年出現問題的P2P平臺有1282家,主要集中在浙江、上海、廣東、北京等地區,其中浙江涉及問題平臺數量最多,達287家,占總數的22.39%
從平臺產生問題的類型看,近50%的問題平臺處于失聯狀態,14.51%的問題平臺已進入警方調查程序,13.73%的問題平臺出現提現困難的情況,另有11.86%的問題平臺已暫停運營。
專家認為,2018年網貸規模全面下降,野蠻生長得到遏制,監管成效凸顯,同時也是目前行業發展模式不可持續的突出表現。網貸行業拐點已經出現,行業可能需要重新定位。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