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模型(CQMM)課題組于2月26日發布的報告預測稱,2019年,我國實際GDP增速預計將達到6.4%,2020年GDP增速可能調整至6.32%左右。總的來看,考慮各種可能的不確定性,今明兩年GDP增速將保持在6.2%至6.5%的區間內,不會發生經濟增速大幅下滑的情況。
報告指出,201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實際增長6.6%,增速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全年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態勢持續顯現,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完成。
從投資看,雖然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擴張的趨緩會抑制以出口為導向的制造業投資的增長,但隨著2018年底啟動的新一輪基礎設施投資的擴張,2019年穩健偏積極的貨幣政策以及財政政策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措施(規模或遠超市場預期)的出臺,預計今明兩年投資增速持續下滑的態勢將得到有效遏制。
2019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預計將增長7.25%,增速比2018年提高1.23個百分點;2020年增速可能下降至6.58%。分所有制看,2019年國有投資預計將增長7.11%,增速比2018年提高5.21個百分點;2020年增速小幅上升至7.44%。2019年非國有投資預計將增長7.42%,增速比2018年下降1.28個百分點;2020年增速可能下降至6.07%。全球經濟擴張趨弱是導致今明兩年非國有投資持續低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消費方面,今明兩年我國居民實際收入仍將穩步增長。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實際可支配收入將增長6.03%,增速比2018年提高0.43個百分點;2020年,該增速預計將小幅回落至5.85%。2019年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預計將增長8.16%,增速比2018年下降1.75個百分點;2020年預計將回升至8.44%。不過,近年來家庭負債率的快速攀升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費支出的快速增長。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名義增長8.92%,增速比2018年降低0.13個百分點;2020年增速與2019年持平。
外貿方面,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擴張的趨緩可能抑制中國進出口的增長。2019年出口總額(現價美元值)預計增長4.42%,增速比2018年降低5.42個百分點;進口總額(現價美元值)增長10.72%,增速較2018年降低5.12個百分點;凈出口占GDP的比重將降至-0.10%,比2018年下降0.80個百分點。2020年,出口總額(現價美元值)和進口總額(現價美元值)增速預計分別為4.00%和14.34%。此外,中國外匯儲備有望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的水平。
物價方面,今明兩年,我國經濟的通貨膨脹水平將處于政策目標下的可控范圍內。2019年CPI預計上漲2.01%,漲幅比2018年下降0.12個百分點;2020年CPI漲幅可能降至1.86%。2019年PPI上漲1.40%,漲幅比2018年降低2.13個百分點;2020年將上漲1.34%。2019年,GDP平減指數(PGDP)將上漲2.12%;2020年漲幅略微回落到2.00%。
進入2019年,中央政府繼續穩步推進“六穩”工作部署,通過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對外開放、優化營商環境等措施來最大限度地提升市場活力,釋放內需潛力,增強經濟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同時,通過一系列的金融支持、減稅降費等措施,以全面支持民企融資,確保民間投資持續穩定快速的增長。這無疑是抓住了問題的本質,找到了破解上述政策執行困境的突破口。
廈門大學課題組建議:一是當前的金融支持和減稅降費等政策舉措,應當著力于擠出無效、低效投資,促進有效投資增長,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競爭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以實現勞動生產率的持續快速增長;二是貨幣政策在總量控制的同時,要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為穩定有效投資增長提供條件。在保持廣義貨幣M2、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的同時,應把重點放在調整信貸投向結構上,確保對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的比重穩定在60%以上,以真正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目標。同時,應通過機制創新,切實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意愿;三是積極財政政策應繼續實施大規模的普惠性減稅降費政策,以減輕宏觀稅負;四是在加強社保繳費合規性的同時,應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切實減輕企業負擔、降低企業成本,以推動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實現就業的穩定增長。此外,要充分關注居民負債率的持續上升對居民消費支出增長的負面沖擊。
12:19 | 港股新茶飲賽道再增一員 滬上阿姨... |
12:18 | 構建產業互聯網生態系統 萬聯易達... |
11:58 | 艾比森擬向控股股東定增募資不超3.... |
11:33 | 力推ETF定投場景化應用策略 深交所... |
11:33 | 降息落地! |
11:32 | 掘金港股高股息 中銀中證港股通高... |
11:32 | 一季度遇到飲料行業“小年” 嘉美... |
11:31 | 回歸一個吉利!吉利汽車擬私有化極... |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