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重要省市經濟運行情況雛形已現,傳統經濟強省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繼續領跑;而得益于工業的快速發展,云貴的增速繼續保持近兩位數的優勢。從區域板塊來看,中部省份經濟增速相對領先,中部六省增速在7.2%-8.6%之間;西部各省間差異較大,從5.4%-9.2%不等;東部沿海大省受出口形勢、化工園區整頓等影響,工業增速相對較低,經濟增速多低于7%。
隨著東部大省陸續官宣,2019年上半年各地經濟運行狀況大致出爐。
廣東、江蘇、山東、浙江這些東部經濟大省,上半年GDP總量繼續遙遙領先。上半年廣東GDP突破5萬億,江蘇則接近4.86萬億元,而目前公布的24省中間位置省份的經濟體量在1.5萬億左右。
從增速來看,西部省份云南、貴州居前,上半年經濟增幅分別為9.2%、9%,遠高于全國6.3%的平均水平。
不過,從區域板塊整體來看,中部省份經濟增速相對領先,中部六省增速在7.2%-8.6%之間;西部各省間差異較大,從5.4%-9.2%不等。東部沿海大省受出口形勢、化工園區整頓等影響,工業增速相對較低,經濟增速多低于7%。
整體來看,各省上半年經濟增速有所回落,但多數仍在年初預期的合理區間內。
出口、化工整頓等影響工業增速
與全國趨勢一致,東部大省上半年經濟增速承壓,二季度增速普遍走低。
廣東、江蘇上半年GDP增速均為6.5%,相較一季度分別回落0.1、0.2個百分點。增速領先的浙江,上半年GDP增長7.1%,回落幅度最大,相較一季度回落了0.6個百分點。
整體來看,東部大省GDP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服務業平穩運行,支撐作用明顯;工業成為拖累因素。
廣東、江蘇、山東、浙江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4.8%、6%、1.3%、6.2%,均低于各省GDP增速,廣東、山東還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沿海發達大省屬于外向型經濟,工業訂單不少來自海外,會受出口形勢影響;沿海的工業布局處在轉型升級階段,新經濟增速雖然快,但占比較低,這些成為沿海大省的拖累因素。放眼國內市場,上半年建材、能源、重化工等基礎工業運行相對平穩,不同省份工業結構不同,相應增速也不同”,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耀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出口形勢方面,不少東部沿海省份出口增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廣東、江蘇、上海、浙江、山東上半年出口增速,分別為3.9%、5.7%、-0.4%、6.6%、9.2%,僅山東、浙江形勢較好。
浙江省統計局局長王杰表示,盡管受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影響,但浙江的出口份額仍繼續提升。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長9.9%,占比在提高。
王杰還表示,浙江多部門建立了訂單加清單的制度,對受經貿摩擦影響的企業進行監測、預警、分析,并加強幫扶和精準服務,同時積極加大出口、進口的多元化步伐。
山東如何實現出口的快速增長呢?濟南海關副關長趙豐杰表示,今年以來全球競爭加劇,山東對傳統發達國家市場貿易增長越發艱難,但是山東加強了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開辟了外貿新增長點。
“得益于優勢產業互補,上半年對拉丁美洲貿易繼續保持了高速增長。新興市場開拓的成果有效彌補自美進出口下降的缺口,帶動全省進出口值穩步增長。”趙豐杰表示。
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院長黃少安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2017年以前,美國是山東出口的第一大出口地。從2017年開始,山東加大了對其他地區出口,包括歐盟、拉美、一帶一路等地區。目前,山東機電、農產品的出口量比較大。
山東出口保持較快增長,為何工業增速相對較低呢?這跟落后產能退出、傳統產能升級有關。據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山東原來有將近兩百個化工園區,擁有化工直接生產或與化工直接相關的企業27000多家。目前按照環保、能耗、安全、投入產出四個標準,重新認定80多個化工園區,其他化工園區已經或正在逐步有序退出。
中部區位優勢凸顯
不同于全國工業增速整體的走低,中部省份的工業有所加快。
比如,湖北、湖南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9%、8.2%,同比提高1.1、0.8個百分點。河南、安徽、江西上半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3%、8.3%、9.1%,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居全國前列。山西增速相對低一些,為6.9%,但比去年全年高2.8個百分點,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中部省份工業生產形勢較好,而且均在往高端邁進。比如,上半年湖北41個大類行業中有38個實現增長,增長面達92.7%。高技術制造業增長16.0%,快于全部規上工業7.1個百分點。新產品產量保持較快增長,像新能源汽車和工業機器人的產量分別增長31.2%和19.8%。
7月25日,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湖南在加快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一手抓“優存量”,對傳統產業進行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像湖南工程機械現在普遍采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術,上半年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銷售收入、效益增長都接近100%;一手抓“拓增量”,積極培育新的增長點,扶持壯大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材料等新興產業。
“雖然各省都在加大高端制造業的投資,但東部發達省份工業存量規模較大,增速相對要低一些。中部省份的投資環境愈發完善,包括交通物流等條件在不斷改善,建設用地指標不像東部那般緊張,環保壓力相對小一些,使得近年來中部省份工業投資增速整體較高,工業生產形勢相對要好”,發改委投資所體制政策室主任吳亞平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陳耀近期在地方調研發現,江蘇的部分化工廠遷往了臨近的安徽省。“江蘇響水化工廠事故之后,化工園區在東部省份沿海沿江地區的環保督查力度較大,相關產業會更多往中部省份轉移”,陳耀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陳耀還指出,中部省份工業增速之所以能領先,也是中部區位優勢凸顯的結果。原來中部人口大省青壯年多去沿海省份打工,現在鼓勵回鄉創業政策陸續出臺,加之中部的勞動力、土地成本相較東部沿海省份更有優勢,承接產業轉移,使得中部地區工業整體增速較高。
“以前工業多講究沿江布局,因為水運成本較低、排水方便。現在中部省份運輸條件不斷改善,高速路四通八達,離各大市場距離較短,未來中國工業、制造業布局可能更多會聚集在中部”,陳耀指出。
在工業生產加快、服務業平穩運行作用下,中部省份上半年經濟增速普遍較高。比如,河南上半年GDP為2.42萬億元,繼續居全國第五位,增長7.7%。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上半年經濟增速分別為8%、7.2%、8.6%、7.2%,較為整齊地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