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美聯儲降息靴子落地!北京時間8月1日凌晨,美聯儲7月份議息會議決定下調聯邦基金目標利率25BP至2.00%-2.25%。
新聞發布會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此次降息有保險和風險管理的考量。鮑威爾認為,目前其實是周期當中的一個政策調整,不意味著開啟了新一輪的漫長寬松,但同時他也不認為降息只有一次,有可能會再降息。但他也提到,不要認為不會再加息,時機合適的時候會大膽運用所有的工具。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如預期降息,提前結束縮表。而鮑威爾的表態也暗示美聯儲仍是依據數據做出政策決定,其言論不及市場預期的“鴿派”。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道,本次美聯儲降息標志著全球貨幣政策正式轉入寬松軌道,全球資本市場迎來新一輪利好,新興經濟體資本外流及本幣貶值壓力有望緩和。不過,全球資產泡沫及新興市場外債累積風險趨于上升,寬松環境下全球金融體系脆弱性將會加劇。
而在全球貨幣政策寬松周期重啟的背景下,我國央行是否會跟隨降息備受關注。據央行8月1日的公開市場操作公告顯示,“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合理充裕水平,2019年8月1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也就是說,我國央行并未立即跟隨降息。而分析人士在接受采訪時也普遍認為,央行在短期內可能不會跟隨美聯儲調息,貨幣政策仍堅持中性基調。
“預計央行不會立即跟進降息,但下半年國內貨幣政策邊際寬松的空間進一步擴大”,王青表示,接下來央行會繼續推進結構性貨幣政策,“利率并軌”有望取得實質性進展。在潛在的降息措施方面,鑒于基準貸款利率淡出,下半年央行有可能通過調降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包括7天期逆回購及MLF等政策利率)的方式,結合“利率并軌”改革,推動企業貸款成本出現實質性下行。
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認為,對國內來說,在“以我為主”的原則+美聯儲降息路徑不確定的組合下,央行在短期內可能不會跟隨美聯儲調息,貨幣政策仍堅持中性基調,但在基本面仍是主動去庫存的情況下,國內債券收益率依然有一定的下行空間。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公開市場上的利率走廊實際已起到基準利率作用。理順銀行存貸款利率調節實體經濟的渠道機制,可能更重要。
海通證券研報指出,國內貨幣政策主要還是依據國內情況而定,當前我國貨幣市場資金利率處在利率走廊下限附近,仍將維持合理充裕,但進一步寬松的空間不大,未來貨幣政策的重點非直接降息,而是通過“利率并軌”疏通貨幣政策傳導、引導銀行貸款報價利率更加市場化、達到降低實體融資成本的目的。
在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看來,若美聯儲繼續降息腳步,中國央行需要再次考慮海外貨幣寬松的影響。雖然從內外部環境看,跟隨降息的障礙已消除,但跟隨策略仍需斟酌。在利率市場化和利率并軌作為年內貨幣政策工作重點的背景下,以利率并軌的方式引導貸款利率下行是可操作、最舒適的實質性降息方式。但若海外寬松與國內利率市場化機制理順存在時間差,則仍然存在跟隨降息的概率。
值得關注的是,在美聯儲宣布降息25個基點后,美元指數出現一個明顯沖高過程,而人民幣匯價隨之走低。8月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開盤后在岸市場、離岸市場雙雙跳水。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8月1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貶97個基點,報6.8938;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開盤報6.9078,截至8月1日16時30分,報6.9123。
對于美元指數的沖高,王青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這主要源于市場此前曾對美聯儲降息50個基點存在一定預期,且議息會議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給出的利率路徑比較模糊,同樣不及市場預期。因此預計,這并不代表此次降息會持續推高美元指數。
而在人民幣匯率方面,王青認為,綜合考慮當前外部風險演化及國內宏觀經濟運行態勢,以及監管層對外匯市場的調控能力,未來一段時期人民幣匯率穩定運行的基礎趨于鞏固,美元指數波動對人民幣匯率的短期牽動作用也會有所削弱。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