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勢主要受短期情緒影響,是市場短期供求的體現。基本面并不支持人民幣匯率持續走低,中國經濟在今年可以保持6%以上的增長速度,超過多數主要經濟體增速,年初以來20多個經濟體紛紛降息,美國降息后中國沒有加碼貨幣寬松。美國經濟下行趨勢確立,筆者預計年內美聯儲仍有可能降息,中性情形下美元指數難以持續走強。
市場化是人民幣匯率穩定關鍵
從美元兌人民幣破“7”后數日的市場運行情況來看,無論人民幣離岸匯率還是在岸匯率都沒有迅速跌破7.1,而是基本保持穩定。相反,在過去十年間,人民幣匯率一直位于“6”和“7”這兩個整數關口之間,匯率整數關口往往也是心理關口,因此人民幣是否會跌破“7”,一直是資本市場乃至社會輿論關注的熱點。
很多業內人士擔心,如果人民幣匯率破“7”,可能會引起市場預期的自我加強,甚至形成偏離基本面的持續大幅走低的趨勢。事實上,近三年來由于央行與市場積極反復溝通,也由于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日益市場化、彈性和韌性不斷增強,市場已逐漸適應人民幣的雙向波動。2018年三季度人民幣即期匯率再次接近整數關口“7”時,離岸3年遠期匯率跌至7.2左右,5年遠期跌至7.3左右;而近期人民幣即期匯率破“7”,離岸3年遠期匯率也僅僅跌至7.3左右,5年遠期則僅僅跌至7.4左右。顯然,與2016年相比,市場擔憂已經大為減少。
為何市場的焦慮明顯減輕?筆者認為,2015年央行再次啟動匯率制度改革,調整中間價報價機制,更多參考上一日收盤價和市場供求關系,也即“8·11匯改”。此后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布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中間價形成了“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機制,2017年又引入逆周期因子,形成“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逆周期因子”的報價機制。
當前,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逐步完善。如果市場認可這個制度,認可市場供求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發揮決定性作用,那么人民幣破“7”就會被視為市場自然波動的結果,如同日月盈虧、潮汐漲落。從本周的市場情況來看,有理由相信市場正在變得更加理性。當然,持續的預期管理和溝通仍然有必要。
美元指數難持續走強
美國啟動新一輪降息的根本原因是其經濟的下行壓力。美國GDP環比年率從一季度的3.2%下降至二季度的2.1%,前瞻指標顯示未來經濟下行趨勢將延續。具體而言,PMI指數領先GDP同比大約1個季度,ISM制造業PMI指數目前已連續四個季度下降;消費占美國GDP的70%左右。二季度零售銷售較一季度轉好,但仍顯著低于去年水平。耐用品訂單指數是私人投資的前瞻性指標,近幾個月來耐用品訂單增速急劇下滑,4月份耐用品訂單同比下降1.4%,為2017年1月以來的首次轉負,5、6月份同比分別下降3.35%和2.2%,仍然為負增長。
經濟持續下行,筆者預計美聯儲將在年內繼續降息,美元指數則難以持續強勁上漲,會加大對人民幣的壓力。當然,目前多個經濟體降息,美元指數可能被動維持一定的堅挺,但即便因此對人民幣造成貶值壓力,也是市場行為,不需要過度擔心。
基本面不支持人民幣持續貶值
毋庸置疑,人民幣匯率已經更加市場化,因此近期人民幣貶值主要受短期情緒影響,而非美國無理指責的所謂“匯率操縱”。對于國內經濟基本面,筆者認為,下半年國內經濟可以完成全年增長目標,保持在合理區間。7月高層提出“六穩”,穩定經濟的政策紅利將持續釋放。
上半年,國內經濟逐季下行,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柱力量看,最終消費支出的拉動率從一季度的4.2%下降到3.4%,貨物和服務凈出口拉動率從一季度的1.4%下降至1.2%,消費的下降構成上半年經濟壓力增加的主要原因。資本形成的拉動率有所回升,但投資的結構變化令人擔憂。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下降但保持較高增長,上半年累計增長10.9%,然而制造業投資累計僅增長3%,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累計增長僅2.95%,均顯著低于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
下半年,筆者認為經濟中仍然有下行的壓力,但同時也有回穩甚至上行的力量,下半年經濟增長可以實現全年目標,保持6%以上的增速。預計下半年外需依舊疲弱,房地產投資和銷售將繼續下行。全球各大經濟體紛紛降息,年初至今已有20多個經濟體降息,反映全球經濟處于下行期。
7月中央再次強調“房住不炒”,并首次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工具。這表明二季度以來的房地產調控趨嚴態勢將延續,比如近期多地區出現房貸利率上調以及房地產企業的融資收緊。此外,今年棚改計劃開工量同比腰斬。今年4月,財政部下發《關于下達2019年中央財政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資金預算的通知》,顯示今年城鎮棚改區計劃改造285萬套,比去年實際開工減少了341萬套,大幅低于市場預期。
因此,筆者預計未來房地產銷售和投資將繼續下行,但下半年消費、制造業投資、基建補短板等將構成回穩甚至上行動力。基于以下幾點原因,筆者相對看好未來消費的表現:
一是7月中央提出深挖國內需求潛力,拓展擴大最終需求,有效啟動農村市場,多用改革辦法擴大消費。預計未來有望繼續出臺相應的促進消費政策。
二是居民收入增速依然快于經濟增速,減稅降費累積效應隨時間推移將增加。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實際增長6.5%,快于GDP增速0.2個百分點,更快于人均GDP增速0.6個百分點。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1709億元,其中減稅10387億元。新增減稅主要包括增值稅改革減稅4369億元,小微企業普惠性政策減稅1164億元,個人所得稅兩步改革疊加減稅3077億元。居民收入增長是消費潛力的根本保證。
三是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到10%以上的汽車類消費,預計將在下半年持續修復。上半年汽車消費顯著走弱,與國五至國六標準切換、此前基數偏高有關系,后續這些問題均將得到緩解或消除。
四是在“房住不炒”基調下,居民杠桿率將得到控制,避免進一步擠出消費。央行7月發布的《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19)》采用量化方法得出,居民杠桿率每上升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將下降0.3個百分點。因此,政策堅持“房住不炒”對穩定消費也具有重要意義。盡管盈利、產能利用率、需求訂單等領先指標確實出現下降,但制造業投資上半年出現了異常下跌,明顯受到外部風險沖擊投資信心的影響。
7月高層明確提出穩定制造業投資,預計在貨幣、財政以及各類制度優惠安排下,制造業投資增速將回到合理的增長區間。上半年在專項債加大發行的作用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速低但整體較去年回升。7月高層提出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市停車場、城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補短板工程,加快推進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預計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將繼續發揮逆周期調節的作用。因此,在多種因素合力下,下半年經濟仍將穩定在6%以上的增速,高于大部分主要經濟體增長速度,而經濟則是決定匯率的基本錨。
我國貨幣政策保持穩健,美國降息后央行目前并沒有加碼貨幣政策,中美利差依然較大,通脹依然是溫和的。8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針對市場的降準傳聞進行了辟謠,堅定貨幣政策穩健的決心,更注重結構性政策而非總量加碼。相比于美國及其他經濟體的直接降息,我國貨幣政策更加注重解決傳導、融資獲得性等結構性問題。我國無風險收益率依然遠高于美國,近兩個月以來中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持續保持在100Bp之上。從結果上看,我國的貨幣政策力度也是適度的。上半年中國M2同比增長8.5%,幾乎等于實際GDP增速加上CPI增速之和,沒有貨幣超發跡象。CPI上半年增長2.2%,筆者預測結果認為下半年走勢先抑后揚,但中樞依然低于3%,屬于溫和通脹。綜上,從經濟增長以及貨幣政策兩個主要基本面的對比來看,人民幣并無長期持續貶值的基礎。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