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全球、逆全球化趨勢深化、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其影響之深遠,涵蓋經濟社會方方面面,金融機構的資產配置同樣面臨著不斷加大的不確定性風險。作為我國的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的總資產規模已突破萬億美元,躋身全球主要大型主權財富基金之列。
中投公司自成立之初,便承擔著實現國家外匯資金多元化投資的使命。作為長期機構投資者,中投公司龐大的資產規模,不僅使其成為全球資管行業中實力強大的大型機構參與者,也對其自身如何在世界經濟金融形勢日趨復雜環境下行穩致遠提出更嚴要求。證券時報記者兩會期間專訪全國政協委員、中投公司副總經理趙海英,詳談中投公司如何應對當今全球局勢挑戰,做好主權財富基金管理。
總資產首破萬億美元
全面梳理風險管理機制
證券時報記者:近兩年,國際經濟形勢日趨復雜,對國際資管機構的資產配置也會產生影響。請問中投公司2019年的業績如何?
趙海英:2019年是中投公司全面落實五年戰略規劃的重要一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市場形勢,中投公司攻堅克難,圓滿完成全年主要經營目標。經初步統計,2019年公司對外投資凈收益率處于歷史較高水平,約為17%左右。截至去年底,公司總資產規模也首次突破萬億美元(包含境內投資資產)。由于我們的財務報告還需要審計,2019年公司總組合回報等確切數據待年報發布時統一對外公布。
證券時報記者:今年受疫情的重大沖擊,國際金融市場大幅波動,全球經濟大概率陷入衰退,您認為這將對中投公司海外大類資產收益產生何種影響?
趙海英:2020年初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及全球蔓延不僅嚴重危害世界公共衛生安全,對全球經濟也產生了重大負面影響。當前疫情何時能夠真正結束還難有定論,各國政府都在積極采取措施應對危機、降低損害,但市場走向尚不明朗。
中投公司對外投資業務方面,挑戰日益增多,機遇稍縱即逝。一方面,金融市場震蕩回調風險加大,實現投資收益目標,防范市場下行風險面臨巨大挑戰。
另一方面,2019年以來,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保護主義大行其道,國際經貿摩擦頻發,地緣政治風險高企,嚴重干擾企業信心、破壞投資活動。在這一形勢下,我國企業走出去的挑戰日益增多。歐美發達國家和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加大對華投資審查力度,包括中投公司在內的中國企業對外投資業務面臨較高的政治、安全、法律、合規等風險;同時,各國央行超常規寬松政策使得資產估值上升,優質項目競爭激烈。
不過,中投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長期機構投資者的定位,資產配置組合一直強調分散化,除了配置公開市場的股權資產、債券資產外,近年來也在不斷加大另類資產的投資占比,如絕對收益資產、PE(私募股權)投資、基礎設施和物流資產等實物資產投資等。
得益于分散化的資產配置,雖然疫情期間全球股票市場經歷了劇烈波動,但中投公司的債券投資和另類投資都起到了對股票投資的對沖作用,總投資組合的表現仍較為穩健。我們也加大了對公開市場投資情況的密切監測,在非公開市場投資方面,全面梳理投資情況,審慎推進新增投資。
證券時報記者:鑒于當前日趨復雜的國際形勢,中投公司如何調整海外投資策略?
趙海英:作為國家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歷來重視投資組合的風險管理。面對日趨復雜的世界經濟金融形勢,中投公司去年就對風險管理進行全面梳理,制定風險管理36條建議,建立風險防控動態管理機制。
中投公司在做好應對、重點防控風險的同時,積極做好投資機遇的組合管理:一是在總組合層面加強流動性管理和動態配置調整,及時調降總組合風險水平,優化再平衡機制。例如,全面梳理流動性管理機制,保障充足的流動性“彈藥”,以確保在未來有需要的時候能及時獲取投資機會;根據對市場的前瞻性判斷,適當超配有成長潛力、不確定性較低的資產,如科技、醫療領域和亞洲地區的資產。二是密切關注市場和組合情況,優化策略構建。三是全面梳理投資情況,審慎推進新增投資。四是深化與國際一流資管機構的合作關系,在做強做優基金投資和跟投、共投的基礎上,創新用好合作投資方式,培育提升投資能力,穩步擴大非公開市場投資,推動“中國視角”投資數據系統建設,充分挖掘項目資源對接國內。
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
證券時報記者:中投公司在美國也有資產投資,中美經貿摩擦對中投公司在美投資帶來哪些影響?
趙海英:美國是全球最具廣度和深度的金融市場之一,是全球機構投資者投資組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投公司成立12年以來,對美敞口始終是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包括公開市場股票、債券、對沖基金、私募股權、房地產和基礎設施等。近期中美貿易摩擦、投資保護主義上升等因素,不僅直接損害投資者信心,還給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
中投公司將密切關注中美經貿關系進展,跟蹤市場形勢,并根據自身投資理念及風險容忍度,穩健、審慎進行投資決策。同時,中投公司將繼續依法合規開展投資活動,加大對外投資方式創新力度,充分利用好雙邊和多邊基金平臺,對接中美經濟資源,以雙方的共同利益為出發點和著力點,爭取互利共贏的良好結果。
證券時報記者:如今逆全球化趨勢興起,保護主義抬頭,對于中國企業如何能夠安全、高質量地“走出去”,您有何建議?
趙海英:面對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大,逆全球化抬頭,以及國際外資監管趨嚴,國家安全概念泛化等趨勢,不僅是中國企業,全球各類企業“出海”投資都面臨較大挑戰。面對這些變化,企業完全依靠自己在海外直接投資變得難度加大,也承擔著較高的風險;相比之下,合作投資在未來將更有前景,通過與國際、當地企業利益綁定的方式實現“雙贏”。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場原則和國際通行規則,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開展互惠互利合作,引導對外投資健康發展。因此,中國企業需要創新對外投資方式,適應國際監管形勢。一是注重構建合作伙伴關系,與國際、當地企業共同開展投資,建立穩固的合作伙伴關系。二是通過多邊和雙邊基金,加強加深與合作伙伴的關系,在更大范圍更好地開展合作投資。
中投公司歷來重視合作投資的理念,多年來持續在全球范圍內建立廣覆蓋的投資合作網絡,如在PE投資領域、基礎設施等實物投資項目等,與全球主要的資管巨頭合作投資,深化與GP(一般合伙人)的合作關系,積極擴大跟投、共投項目來源,實現與境外資管機構的利益捆綁。
此外,中國企業對外投資還應注重責任投資的理念,尤其對于社保基金、主權財富基金等長期機構投資者,應將責任投資納入投資評價體系,推動中國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投資實踐。責任投資理念源遠流長,現已逐漸形成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三大價值支柱。中投公司自成立之初就踐行責任投資的理念,具有公共屬性的資金投資應當符合主流價值取向,避免產生重大負面影響,大型機構投資者將責任投資納入評價體系具有較強示范和帶動效應。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