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化,市場融資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年內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成績顯著。
下面請跟隨小編來看看今年資本市場是如何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
年內A股IPO、再融資規模近1.5萬億元
新興企業加速登陸資本市場
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2月10日,年內357家公司IPO募資規模達4392.42億元,同比增長81.48%。再融資規模(包括增發、可轉債、優先股和配股)達1.056萬億元,IPO和再融資規模合計達1.495萬億元,同比增9.43%。
從上市板塊來看,科創板和創業板年內IPO公司數量和募資金額較高,合計IPO募資2893.16億元,在A股中占比65.87%。具體來看,年內科創板和創業板分別有131家和98家公司上市,IPO募資分別為2058.31億元和834.85億元,在A股中占比分別為46.86%和19.01%。
據開源證券研報顯示,注冊制下,科創板公司從受理到上市平均用時228天,創業板用時僅78天,顯著低于同期核準制下主板和中小板的579天和550天。IPO審核效率的提高,帶動了融資規模的擴容。
從行業來看,年內IPO中,電子和醫藥生物行業募資規模較高,分別為941.89億元和523.43億元,占比分別為21.44%和11.91%,均超10%。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李明昊表示,隨著科創板的推出和創業板注冊制的改革,越來越多的新興企業通過直接融資方式獲得了快速發展的動力??梢钥吹?,年內A股IPO公司中,以電子、生物醫藥、高端制造和新材料為代表的新興產業企業占了很大的比重,這些產業普遍具有業態新、技術含量高、需求空間大等三大特點,符合當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迅速發展的大趨勢。
再融資方面,自今年2月14日再融資新規出臺,定增市場全面激活。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12月10日,年內增發募資規模為7708.94億元(含配套融資),同比增長25.39%。同時,年內193家公司發行可轉債募資2217.33億元,去年同期,100家上市公司發行可轉債募資2413.34億元。
債市助力實體經濟“花樣多”
年內各類債券發行規模達54.7萬億元
今年我國債券市場表現亮眼,整體發行規模繼續保持增長,吸引更多境外機構投資者積極配置,對實體經濟支持能力顯著增強。根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2月10日,債券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54.7萬億元,同比增長27.8%。
從各類債券來看,今年以來截至12月10日,國債發行67047.4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發行63128.48億元,央行票據發行560億元,金融債發行88704.51億元,企業債發行3762.89億元,公司債發行33348.54億元,中期票據發行22906.57億元,短期融資券發行47472.83億元,國際機構債發行120億元,政府支持機構債發行2130億元,資產證券化發行25373.42億元,可轉債發行2328.31億元,可交換債發行499.47億元,同業存單發行182349.67億元,定向工具發行6852.75億元。
按行業來看,債券發行量排在前五位的行業是金融業、工業、公用事業、房地產、能源;按地區來看,債券發行量排在前五位的地區是北京、廣東、上海、江蘇、浙江。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表示,今年我國債券市場各類債券發行穩步擴大,為實體經濟提供了更多資金支持,對于經濟復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年公司債和企業債發行實施注冊制,債券發行效率得到提升,而寬松的貨幣政策也有利于債券發行。此外,主管部門對于債券發行的鼓勵,也使得債券發行規模有所加大。在多方的努力下,債券市場化程度顯著提高,對實體經濟的作用越來越大。
新三板紓困中小企業融資難
年內融資逾283億元
作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三板持續深改不斷拓寬中小民營企業融資渠道,助力實體經濟脫虛向實。
據全國股轉公司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2月4日,新三板市場共有581家掛牌企業完成611次發行,融資283.3億元,已超過2019年全年市場融資總額(264.6億元)的7%。在二級市場交易方面,精選層實施連續競價交易制度,創新層和基礎層提升交易撮合頻率和次數,有利于提升二級市場交易量。今年以來截至12月4日,新三板市場累計成交金額為1169.3億元,大幅超過2019年全年市場成交總額(825.7億元)的42%。
7月22日,新三板精選層正式設立并開市交易。全國股轉公司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36家精選層企業通過公開發行融資99.5億元。在二級市場上,精選層企業成交金額為238.2億元,占新三板市場成交總額(1169.3億元)的20%。
華財新三板研究院副院長、首席行業分析師謝彩表示,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啟動以來,在定向發行基礎上推出非定向公開發行,同時對定向發行制度進行優化,推出掛牌同時發行,允許自辦發行,定向發行放開35人限制等制度安排,有效提高市場融資效率和規模。
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表示,融資難、融資貴一直都是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的最大瓶頸,新三板作為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民營企業的重要融資平臺,承擔著緩解他們融資難、融資貴的重任。截至2020年11月底,新三板自成立以來累計服務1.34萬家掛牌公司,其中民營企業占比93%,中小企業占比94%,為近7000家公司合計融資超5200億元。根據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計劃,隨后還將推出精選層再融資制度等,為掛牌企業創造更多的融資渠道和機會,助力中小企業、民營經濟蓬勃發展。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