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將深刻影響2021年中國經濟大勢的重磅會議剛剛召開。
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聽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工作匯報,研究部署2021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審議《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選舉工作條例》。
此次會議透露出來的信息量巨大,可謂是干貨滿滿。從與去年會議內容的比較來看,今年的表述也有很多新意。會議要求,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要整體推進改革開放,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行系統評估和總結;要抓好各種存量風險化解和增量風險防范。
這其中,需求側改革是在這種級別會議中首次提出,而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提法在此前更是極為罕見。此外,房地產再度會提及,但此次刪除了“房住不炒”的表述;與去年相比,還刪除了逆周期調節的表述,資本市場也未被提及。
六方面重要工作內容
每日經濟新聞為讀者提煉出此次會議透露出的六方面重要工作內容。
一、強調“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都提出了“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目標。
在11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上,也明確提及“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與2019年年末召開的政治局會議表述相比,從去年提出的“提升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到今年提出的“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對于新一年科技發展的要求更加具體、更加可量化。
如何準確把握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的重點任務?
對此,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中科院院士白春禮日前表示,一是要進一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總體布局,二是要組織實施好重大科技任務,三是要強化基礎研究,四是要加強高水平創新主體建設,五是要優化戰略科技力量的空間布局。
白春禮詳細分析稱,要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等前沿重點領域,著眼長遠系統謀劃重大項目布局,為解決事關長遠發展的“心腹之患”問題提供戰略性技術儲備;此外還要加快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
二、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隨著2020年國際政經局勢的不確定性日趨明顯,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和升級在這一年不斷被重點強調。
今年4月18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提出,要“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7月30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而在12月11召開的會議上,則使用了“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表述。
從有關表述的不斷遞進來看,“自主可控能力”已被視為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升級的一把“鑰匙”。
京東數科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分析,加大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與創新力度,可降低產業鏈重構下的“卡脖子”風險,有助于積極推動產業鏈轉型升級。未來更多行業可以依靠行業內自主轉型升級積極謀變,更好地應對日益嚴峻的競爭環境。
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認為,當前我國各行業應當做到堅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分行業做好供應鏈戰略設計和精準施策,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促進產業在國內有序轉移,優化區域產業鏈布局,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
三、首提“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此次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記者注意到,這是政治局會議層面首次出現類似表述。
從近期政策信號看,“強化反壟斷”已開始穩步推進。今年初,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公布了《〈反壟斷法〉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稿)》,首次增設互聯網經營者市場支配地位認定依據的規定。
今年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根據這份指南,平臺要求商家“二選一”、對消費者進行大數據“殺熟”,利用規則、算法、技術、流量分配等無正當理由拒絕進行交易等,都有可能被認定為存在壟斷行為。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劉俊海表示,過去對一些互聯網新業態一直采取包容的態度,這有利于新事物的成長,但也可能產生野蠻生長的風險,所以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十分必要,這樣才能讓資本健康成長。
“我們不反對資本擴張,但資本不能過于膨脹。”劉俊海說,過于膨脹就會侵害消費者權益,資本應當胸懷對法律的信仰和敬畏之心,通過規范、健康發展,提高互聯網行業和其他相關行業的公信力。
四、強調“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此次政治局會議提及了房地產有關內容,這是2017年以來,在當年年末召開的分析研究下一年經濟工作的政治局會議上首次出現“房地產”關鍵詞。會議指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記者注意到,近一段時間以來,有關房地產領域政策信號正在不斷釋放。
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住房城鄉建設部召開的座談會上強調,要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時刻繃緊房地產市場調控這根弦,從實際出發不斷完善政策工具箱,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要加強“十四五”時期住房發展頂層設計,研究好住房市場和住房保障兩個體系,更好發揮規劃的導向作用。完善相關法規和政策,加強日常監管,促進住房租賃市場健康發展。
五、時隔兩年再現“生態環境”關鍵詞
本次政治局會議強調,要“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記者注意到,這是時隔兩年后,在當年年末召開的分析研究下一年經濟工作的政治局會議上再次出現“生態環境”這一關鍵詞。
今年下半年以來,生態環境領域一系列重大政策部署相繼出臺。
在今年9月22日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中方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首次明確實現碳中和的時間點。
11月初對外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則明確,要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
六、再次同提“六穩”“六保”
我國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但這絕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
此次會議明確強調:“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環境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要強化機遇意識、風險意識,科學部署,狠抓落實,牢牢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
會議提出,要堅持系統觀念,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繼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
這也是繼7月30日會議后,政治局會議層面再次同時出現“六穩”和“六保”表述。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