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中上協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滬、深、北三家證券交易所共4945家公司(統計口徑為截至2022年9月30日已上市的上市公司)披露三季度報告,合計實現營業總收入52.37萬億元,同比增長8.51%,占GDP總額的60.18%;實現凈利潤4.75萬億元,同比增長2.46%。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學術顧問委員會委員、中關村國睿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會會長程鳳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整體來看,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業績穩健向好,展現了我國經濟的韌性和上市公司的底蘊,新興產業業績“搶眼”,受疫情影響的行業開始緩慢恢復,我國經濟穩中向好的趨勢不斷明晰。
央企改革成效顯著
新興產業亮點頻現
央企改革成效顯著。前三季度,剔除金融行業,409家中央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收18.19萬億元,凈利潤1.09萬億元,同比增速分別達13.24%、7.53%,與去年同期比,期間費用率(不含研發費用)降低了0.92個百分點,總體運行穩中向好,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央企積極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為研發“主力軍”,在研發投入排名前100的上市公司中占31席。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步入收官,上市央企的發展質量和企業價值逐漸凸顯,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分行業看,19個國民經濟門類行業中,11個行業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9個行業凈利潤同比增長,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批發和零售業等行業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超40%。部分前期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經營改善,如住宿和餐飲業,農、林、牧、漁業需求回暖,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6%、29%,第三季度凈利潤均由負轉正。
光伏、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業績亮眼。光伏產業鏈隨著產能釋放,硅料、硅片、組件公司頻現百億元訂單,各環節開工率均有所提升,光伏上市公司普遍維持高景氣,通威股份、晶科能源等多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翻倍。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出口創歷史新高。產業鏈公司比亞迪、金力永磁、恩捷股份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203%、95%、84%。受益于下游高景氣度,動力電池產業鏈公司呈現繁榮景象,天齊鋰業、寧德時代營收同比增536%、187%,凈利潤同比增2705%、115%。
數字經濟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營收總額同比增長10.66%,市場需求強勁,上市公司數字(智)化進程加速。
市場創新活力繼續迸發,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研發支出達0.94萬億元,同比增長20%。創業板、科創板研發投入不斷加大,前三季度研發支出增速分別為32%、54%,研發強度分別為4.59%、8.68%。前三季度創業板、科創板上市公司資本開支同比分別提升17%、42%、64%。
申萬宏源研究所總經理周海晨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各大板塊的業績表現來看,科創板和創業板業績增幅較高,體現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經濟增長,起到了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重要作用。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功能深化
助企紓困成效顯著
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發展,注冊制改革成效顯著,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功能得到強化。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場新增上市公司300家,首發募集資金超4800億元,同比增29%。其中,注冊制下,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新增246家,募資合計3600余億元。前三季度全市場再融資(不含可轉債)5900余億元。前三季度退市公司46家,遠超去年全年退市總數(28家),退市渠道更加通暢。
金融類上市公司加大投融資投放力度,發力重點領域,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數據顯示,三季度末六大國有銀行發放貸款及墊款余額超92.05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9.34萬億元,戰略新興產業貸款、綠色貸款、制造業貸款余額大幅增長,服務科技創新,發力低碳轉型,助推鄉村振興。
程鳳朝表示,據三季報數據,金融類上市公司利潤總量占比同比收窄1.88個百分點,凈息差同比收窄4.85個百分點,凈利差同比收窄5.70個百分點,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持續加大。
為應對今年以來國際環境復雜嚴峻等超預期因素沖擊,國務院5月份及時發布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各部委相關配套政策接續出臺,為上市公司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數據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上市公司收到的稅費返還共計1865億元,同比增加77%,積極的財政政策對公司緩解財務壓力、盤活營運資金起到積極作用。
中上協調研問卷及上市公司三季報顯示,上市公司復工達產情況良好,中長期預期逐步好轉。增值稅留抵退稅、促進大宗消費等政策對上市公司經營發展的支持力度較大。
周海晨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整體運行經受了疫情的嚴峻考驗,但是在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部署和持續落實下,前三個季度經濟呈現出“平穩開局、有所回落、恢復反彈”的反轉走勢,展現出較強的經濟韌性,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逐步走出困境。
(編輯 張偉 白寶玉)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