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11月7日,《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多家央企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上簽下大手筆訂單。
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此前介紹,本屆進博會上,國資委組織中央企業組建了99個交易團,規模創下歷史新高。48家中央企業將開展集中簽約活動。據初步摸底,中央企業交易團意向采購金額有望繼續提升。
《證券日報》記者解到,中國中化在進博會上將與來自沙特阿拉伯、科威特、新加坡、阿聯酋、馬來西亞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50余家客戶簽訂合作協議,采購高品質的能源化工產品,并在科技研發、生產數字化等方面開展合作,采購總額超過110億美元。中國中化旗下海外企業亦與國內客戶簽訂多筆供貨協議,銷售總額超16億美元。
面對中國市場的新消費趨勢,中糧集團“年年購不同”,持續擴大“購物車”,今年已簽下超百億美元農產品采購大單。這也是中糧集團連續第五年在進博會下單。
另據記者了解,今年國家能源集團在進博會上將與來自蒙古、俄羅斯、德國等18個國家和地區的40家企業進行現場簽約,在煤炭供應、高端裝備、大宗商品等方面開展合作,總金額達25億美元,比上屆增長38%,采購品類和采購金額再創新高。其近三年的年度總采購金額平均每年增長超20%。
本屆進博會,國機集團簽約金額20.318億美元,涉及技術裝備、大宗商品、綠色節能、特殊貿易等領域,進一步拓展集團業務渠道,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
國機集團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進博會這一開放平臺,越來越多的國外企業抓住了中國機遇,在中國發展的列車上找到屬于自己的最佳位置。而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排頭兵、中國裝備“走出去”的主力軍,國機集團將持續發揮自身優勢,在拓展和提升原有進口業務的同時,進一步擴大自主進口業務規模,把更多更好的優質資源引入國內,助力中國制造提質升級,努力做好“走出去”和“引進來”兩方面工作。
“進博會是感知中國經濟脈搏的窗口。”在彭華崗看來,通過中央企業在進博會的采購可以看到,一方面中國國內市場潛力大、韌性強,對優質商品的需求不斷擴大;另一方面,中央企業更加重視創新,希望通過采購高科技產品與服務,促進高質量發展。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員劉興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央企業積極參與進博會,參與國際采購,對推動各國共享中國發展紅利具有積極意義。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