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冀川
2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公布,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近期召開工業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聚焦當前國內外最新動態、一季度工業經濟形勢及面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推動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政策措施等開展交流研討。運行監測協調局表示,將進一步加強監測調度、分析研判,及時發現苗頭性、趨勢性問題,推動一季度工業經濟平穩開局。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和增長引擎,2022年,我國積極應對多種超預期因素沖擊影響,通過出臺落實振作工業經濟系列舉措,全力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工業經濟發展質量穩步提升。
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部分工業經濟細分領域2022年數據情況。2022年中國造船產能利用監測指數(CCI)764點,達到近十年以來的最高點;2022年,我國汽車產銷實現小幅增長,分別完成2702.1萬輛和2686.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和2.1%。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房間空氣調節器產量22247.3萬臺,同比增長1.8%;家用洗衣機產量9106.3萬臺,同比增長4.6%。
但一些工業領域也在2022年出現產量下滑情況,如2022年全年,全國家用電冰箱產量8664.4萬臺,同比下降3.6%;全國塑料制品行業產量7771.6萬噸,同比下降4.3%;全國機制紙及紙板產量13691.4萬噸,同比下降1.3%。
進入到2023年,我國工業經濟企穩回升勢頭較為明顯,1月31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1%,比2022年12月上升3.1個百分點,反映企業信心明顯增強,生產經營活動恢復勢頭強勁。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我國工業經濟有內需市場持續擴大、在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中的地位持續提升、產業自身優化升級和科技創新持續推動等發展動能,但工業經濟形勢依然面臨挑戰,需要解決可持續發展所需要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創新環境以及相應的產業支持問題。
柏文喜說:“在相關政策引導下,清潔能源、智能汽車、半導體等產業發展迅速,對我國工業經濟起引領和帶頭作用,這背后是綠色低碳發展和數字經濟的推動。企業應該結合自身實際,順應趨勢抓好自身的數字化改造與應用,并在企業運行中融入綠色低碳發展思維,在投資迭代與技術迭代中不斷進行自我創新和產業升級,以形成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行業競爭力。”
今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多個部委接連發布文件,針對工業經濟領域落實綠色低碳和數字經濟政策,如《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旨在依托我國光伏、鋰離子電池等產業競爭優勢,從供給側入手、在制造端發力、以硬科技為導向、以產業化為目標,加快推動能源電子各領域技術突破和產品供給能力提升;《“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以產品創新和場景推廣為著力點,分類施策拓展機器人應用深度和廣度。
中泰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冬偉對記者表示,綠色低碳發展和數字經濟,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兩大主流。在清潔能源領域,中國企業有明顯優勢,而新能源汽車的優勢并不突出,因此需要政策更多的提供支持與引導,近期八部門組織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就是為新能源汽車全面市場化拓展和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數字經濟方面,王冬偉認為國內企業優勢在于大數據資源的積累,短板在于芯片和操作系統方面。就如當下火熱的ChatGPT人工智能聊天軟件,國內企業并非沒有相關研發,但由于底層技術上的缺乏使得產品并不成熟,因此在《“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中,不僅提出培育機器人發展和應用生態,還提出建設應用體驗中心和試驗驗證中心,進一步加強企業的研發和應用能力。
巨豐投資首席投資顧問張翠霞補充道,隨著市場需求層次不斷升級,中高端品質化多樣化產品需求增多,產業化轉型升級和動能轉換加速,尤其是以數字技術為引領的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如火如荼。新技術向各行業各領域廣泛傳播和滲透融合背景下,改變工業制造發展模式,加速提升產業效益,不斷催生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才能為工業增長創造新動能。
(編輯 袁元)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