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萌 韓昱
3月20日,財政部發布的《2022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簡稱《報告》)顯示,在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帶動作用下,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規模從2012年的1.03萬億元增長到2022年3.09萬億元,首次突破3萬億元大關,比上年增長10.4%,自“十三五”以來已連續7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財政支持研發投入預計將會繼續保持高增長的發展態勢。”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財政對科技研發的支持主要立足于基礎架構和關鍵領域,既可以直接提高財政科研經費保障力度,加快重點領域、關鍵技術實現突破,又有助于為技術應用推廣發揮有力支撐作用,推動我國技術研發加快發展。
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
《報告》顯示,2022年,在突出體現“補短板”“鍛長板”的政策導向下,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得到強化,科技創新不斷推進,發展新動能也不斷增強。
其中,相關支持性的財稅政策發揮了顯著效用,比如,數據顯示,2022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基礎研究支出增長13.5%,基礎研究投入大幅增加。同時,對企業基礎研究、設備購置實施稅收優惠,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00%,并階段性將范圍擴大到所有適用行業。助力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增支持543家重點“小巨人”企業。支持啟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遴選出98個公共服務平臺,支持2000多家試點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
2023年,財政政策對科技創新的支持依然積極。財政部官網于3月16日發布的《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顯示,在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支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層面,將從提升科技投入效能、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方面入手。
在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方面,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安排65億元、增加20億元,推進建設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高地。
在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方面,產業基礎再造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安排133億元、增加44億元,著力支持集成電路等關鍵產業發展。落實稅收、政府采購、首臺(套)保險補償等支持政策,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此外,還將優化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管理運行,支持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科技成果、專利技術等轉化運用和產業化。研究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加大對戰略關鍵領域產業鏈和工業基礎領域中小企業的支持等。
張依群表示,相關財政政策將對科研領域發展起到積極的帶動作用。具體而言,通過經費支持、稅收優惠、基金引導、政府采購等多種方式,對電子通訊設備、數控精密機床、人工智能運算、生物醫藥研發等薄弱環節提供一系列財政政策資金支持,將提升我國高端技術產品研發能力,促進企業加快轉型和產業技術升級。
資本市場引入金融活水
當前,研發費用投入屢創新高,極大地激發科技創新活力,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已從國家投入為主向企業投入為主轉變,上市公司成為研發投入重要力量,資本市場為科技創新提供金融活水。
“我國企業研發投入力度不斷加強,研發活動積極性持續提升。得益于國家創新支持政策的不斷發力,通過稅收優惠支持,促進產學結合,暢通成果轉化渠道,優化科創企業融資環境等多角度支持,鼓勵企業進一步加大對科研創新的投入,引導對‘卡脖子’領域的技術攻關,強化對高新技術領域發展的支持。”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滬深交易所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科創板公司合計研發投入金額達681.1億元,同比增長33%,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平均為16%。君實生物等30家公司研發投入超過5億元,云從科技等60家公司研發投入強度超過30%;創業板公司累計投入研發費用合計超1100億元,同比增長26%。
“上市公司擁有資本市場融資優勢,而且在行業內有一定的領先地位,能夠成為研發投入的主力之一。”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研發經費以企業投入為主是創新的一般規律,我國在對研發經費采取了相關稅收抵扣安排之后,更多企業會增加研發經費支出,研發投入金額和強度不斷提升,有利于推動企業技術和產品不斷升級。
鄭磊進一步表示,上市公司可以通過再融資,不斷增加對新技術的研發投入。特別是創新科技的一些賽道,如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等,通常會得到投資者熱情響應。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