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11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發布專欄文章《持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
文章指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利率市場化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中國人民銀行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部署,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持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更好發揮利率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關鍵作用,引導融資成本持續下降,不斷提升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質效。
利率市場化改革取得新成效
著力推動存貸款利率市場化。一是推進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2019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改革完善LPR報價形成機制,LPR成為金融機構貸款利率定價的參考基準。改革以來,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累計降低0.8個和0.65個百分點,帶動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從2019年7月的5.32%降至2023年9月的3.82%,創有統計以來最低水平。二是建立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2022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指導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利率自律機制成員參考市場利率變化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2022年9月、2023年6月和9月,主要金融機構先后三次主動下調存款利率,中長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調幅度更大,存款利率市場化程度顯著提升。2023年9月,新發生定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04%,較2022年4月下降0.4個百分點。
適時調整優化房貸利率政策。一是建立新發放首套房貸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2022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原銀保監會建立新發放首套房貸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在因城施策原則下,有序實現房貸利率政策的雙向動態調整。有效支持城市政府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既體現房地產市場區域特征,也有利于穩定政策預期。二是調降房貸利率政策下限。2022年5月和2023年8月,分別下調首套和二套房貸利率政策下限0.2個和0.4個百分點,進一步拓寬房貸利率自主定價空間,引導降低新發放房貸利率,支持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2023年9月,新發放房貸加權平均利率4.02%,同比下降0.32個百分點。三是推動降低存量首套房貸利率。2023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明確,符合條件的存量首套房貸借款人可與承貸金融機構協商降低利率。中國人民銀行指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迅速落實,向借款人讓利。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工作已基本完成,超過22萬億元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平均降幅0.73個百分點,惠及超5000萬戶、1.5億人,每年減少借款人利息支出1600-1700億元,戶均每年減少3200元。
有效維護利率市場競爭秩序。貸款利率方面,督促金融機構堅持風險定價原則,理順貸款利率與國債收益率等市場利率之間的關系,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水平。積極推動放貸機構明示貸款年化利率,充分保護金融消費者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存款利率方面,督促金融機構規范存款利率定價行為,防范破壞市場競爭秩序的不合理定價行為。
持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三個發力重點
一,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疏通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促進優化金融資源配置。一是按照健全中國特色貨幣政策調控框架要求,持續完善以中央銀行政策利率為核心、利率走廊機制作用有效發揮、目標利率圍繞政策利率運行的中央銀行利率調控機制。二是持續在貨幣市場、債券市場、信貸市場培育質押式回購利率(DR)、國債收益率、LPR等指標性利率,提升市場基準利率的權威性和公信力,準確反映市場資金供求狀況,為市場定價提供重要參考,并發揮好作為浮動利率金融產品定價基準的重要作用。三是健全“市場利率+央行引導→LPR→貸款利率”和“LPR+國債收益率→存款利率”的利率傳導機制,中央銀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調節銀行體系流動性,釋放利率調控信號,引導貨幣市場利率運行,最終傳導至債券、貸款和存款利率,有效調節資金供求和資源配置,實現貨幣政策調控目標。
二,推動存貸款利率進一步市場化,堅持用改革的辦法,引導融資成本持續下降。持續釋放LPR改革效能,督促LPR報價行繼續健全報價機制、提高報價質量,增強LPR對實際貸款利率定價的指導性,鞏固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下降的成效。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重要作用,引導金融機構根據市場利率變化,合理確定存款利率水平,增強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和可持續性。進一步健全利率自律機制,促進金融機構提升自主定價能力,增強金融市場競爭性,有效維護市場秩序。
三,持續提升房貸利率市場化程度,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堅決落實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要求,持續完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發揮新發放首套房貸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作用,繼續有序拓寬房貸利率自主定價空間,支持城市政府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堅持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推進金融創新發展,督促金融機構繼續將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的成效落實到位,理順增量和存量房貸利率關系,減輕居民利息負擔,支持投資和消費。
(編輯 喬川川)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