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若琳 見習記者 張薌逸
近日,包括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河南在內的多地公布新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名單或擬認定名單。其中,北京507家企業確定入選2023年第三季度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上海551家企業確定入選2023年上海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第三批)名單,河南775家企業列入2023年度第二批河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擬認定名單。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工程執行主任袁帥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入選專精特新企業名單有助于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增強市場競爭力。同時,企業將獲得包括資金支持、稅收優惠、人才引進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12月11日至12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要深化重點領域改革,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此后,多部門表態將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2023年12月21日召開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強調,2024年要“多渠道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創新發展”。
另外,還有相關部門展開具體行動助力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比如,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證監會近日聯合印發通知,組織開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一月一鏈”投融資路演活動,構建中小企業融資促進良好生態;12月22日,中國證監會公示第二批“專精特新”專板建設方案備案名單,進一步提升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能力。
“促進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著力點主要是營商環境的法治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當然,政府也可提供財政稅收、融資便利、創新保護、市場開拓和人才引進等支持政策。”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告訴記者。
袁帥認為,在政策上促進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一方面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加強稅收優惠政策的制定和落實;另一方面要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對于專精特新企業自身,袁帥建議,企業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掌握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形成競爭優勢;要加強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與協同,形成良好的產業鏈生態圈;要積極拓展市場,擴大業務規模和市場份額,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加強環保、質量、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和投入,推動可持續發展。
田利輝表示,作為強鏈補鏈的生力軍,專精特新企業需要專注核心業務,不斷提高核心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逐步在產業鏈中樹立起自身的專業地位和品牌形象。此外,專精特新企業應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引領或推動產業鏈的數字化發展。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