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證券時報記者從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和廣東銀保監局獲悉,針對近期媒體報道經營性貸款等信貸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的亂象有所抬頭的問題,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和廣東銀保監局高度重視,迅速行動,部署全轄銀行機構從授信調查、審查審批、貸后管理以及第三方機構業務合作等方面開展全面自查,嚴肅查處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行為。
截至目前,廣東轄內(不含深圳)銀行機構發現涉嫌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問題貸款金額2.77億元、920戶。其中,廣州地區銀行機構自查發現涉嫌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問題貸款金額1.47億元、305戶。
廣東銀保監局表示,針對上述問題,已要求銀行限期整改問責,目前銀行機構采取了終止額度、一次性全額結清、分期提前還款等整改措施,對存在違規問題的內部員工開展了警示告誡、通報批評、積分扣減、經濟處罰等問責。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已發現的違規行為中,有相當部分的貸款出現了房地產中介機構、小額貸款公司等“包裝”助推的身影,涉嫌違規的操作方式包括通過中介機構過橋墊資套取經營貸置換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經過轉手多次后挪用個人經營性貸款用于購房首付款等。
廣東銀保監局介紹,針對市場多主體助推房地產信貸市場亂象抬頭的情況,下一步廣東銀保監局將堅持“房住不炒”定位,把穩工作方向,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抓典型問題嚴肅問責,形成監管震懾,下一步對經查實的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違規行為將依法予以處罰,對于從業人員“頂風作案”等性質惡劣的行為將從嚴處罰。
同時,壓實機構主體責任,要求銀行機構開展自查“回頭看”。督促銀行機構對自查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問責,對照監管規定完善管理制度,規范基層網點銷售行為和服務話術,進一步加強貸款“三查”管理,嚴格審核借款人資質和經營主體信息真實性。
此外,加強信息共享和溝通協作,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和廣東銀保監局將會同廣東省住建廳等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強化溝通聯系和風險通報。會同相關主管部門做好市場秩序整治,對于不法中介機構等市場參與主體的違規行為共同打擊,堅決懲處。加強公眾金融知識和誠信守信宣傳教育,通過簽訂貸款用途承諾書等形式加強對借款人的風險提示,重點對挪用信貸資金需承擔的法律責任、經濟責任等嚴重后果進行宣傳教育。
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銀保監局表示,對于弄虛作假、隱瞞真實情況,或者提供虛假證明材料等方式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者,以及對此提供不當協助者,有關部門將對其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聯合懲戒。屬于騙取貸款或者詐騙貸款的,是國家明令禁止的犯罪行為,更會受到嚴厲打擊和懲處。同時,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要及時了解國家“房住不炒”的調控政策及相關貸款政策,提高法律意識、誠信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通過正規渠道合法合規申請和使用貸款,避免形成不良記錄和造成經濟損失。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