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界人士:
“行民刑”立體追責體系已形成
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作最高法工作報告、總結去年工作時表示,嚴懲證券市場虛假陳述行為。嚴懲操縱證券期貨市場、內幕交易等犯罪,嚴厲打擊逃廢債行為,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零容忍。
在最高法舉辦的2021年全國兩會《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系列解讀全媒體直播訪談第二場活動上,最高法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表示,“隨著立法的完善,資本市場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犯罪行為的成本顯著提高,行政執法、民事追償和刑事懲戒相互銜接的立體追責體系已經形成,這是維護資本市場誠信秩序的內在要求,也是造假者必須付出的代價。”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作最高檢工作報告時表示,去年,最高檢會同證監會發布典型案例,嚴懲財務造假、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去年11月6日,證監會聯合最高檢發布了十二宗證券違法犯罪典型案例,以案說法,向市場傳遞“零容忍”的信號,包括市場熟知的“黑嘴”廖某強操縱證券市場案、欣泰電氣欺詐發行案等。
記者發現,從實踐中來看,近年來,在證券糾紛案件的審判中,案件類型、投資者保護的制度基礎,都在不斷拓寬。
近日,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對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提起的全國首例操縱市場民事賠償支持訴訟作出二審判決。這是1999年證券法頒布以來,全國操縱市場民事賠償案件中第一單投資者勝訴的判決,實現了操縱市場民事賠償實務領域“零的突破”。2020年年底,我國首例證券代表人訴訟——五洋債欺詐發行案一審宣判。2019年,全國首例證券糾紛示范判決案——方正科技虛假陳述案終審判決。
“近兩年證券糾紛案件的審理圍繞投資者保護和市場秩序維護,呈現出案件類型多樣化、審判隊伍專業化、審理機構專門化、糾紛解決機制多元化的特點。”呂紅兵表示。
“接下來在最高法的規則指導下,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領域的糾紛處理預計會陸續有所突破,法治將在資本市場發揮更大的作用。”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郭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另外,隨著新證券法和刑法修正案(十一)的落地及其配套制度落地,投資者保護的法治基礎不斷夯實。
“在落地的投資者保護制度中,新增的投資者維權途徑——代表人訴訟制度系重大突破。”呂紅兵表示,該制度包括普通代表人訴訟與特別代表人訴訟,將盡可能多的權益受損投資者納入訴訟軌道之中。尤其是投保機構作為代表人的特別代表人訴訟,充分發揮投保機構專業能力,并在舉證等方面幫助中小投資者降低維權成本,提升維權效率。
(本文由本報兩會報道組朱寶琛、吳曉璐、王思文、孟珂、李喬宇撰寫)
23:37 | 金杯電工披露半年報 電磁線業務成... |
23:37 | 托普云農擬設立人工智能子公司 深... |
23:37 | 核心業務發力 國邦醫藥上半年凈利... |
23:37 | 小金屬相關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普遍... |
23:37 | 三大航司支持航旅縱橫開展機票直銷... |
23:37 | 山金國際擬赴港上市 持續推進全球... |
23:37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
23:37 | 沈陽廢除8項房地產政策文件 專家:... |
23:37 | 杭州7月份土拍收官 偉星房產溢價28... |
23:37 | 中國IP玩具受追捧 企業加速“出海... |
23:37 | 奧來德:闖出OLED國產路 |
23:37 | 螞蟻數科發布金融推理大模型 助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