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郭冀川
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全國人大代表、中手游聯合創始人及副董事長冼漢迪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將科教人才資源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勝勢,是其中的重要環節。
“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隊伍不僅需要高端科研人才,應用型、高技能的職業人才也是產業發展所急需。”冼漢迪認為,粵港澳大灣區要充分調動區域內資源及優勢,通過培養技能型人才,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進而支撐和建設粵港澳“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冼漢迪建議,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打造國際職業教育發展基地。深化“產教研創”協同育人,促進專業結構優化。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加強“一帶一路”平臺建設。
粵港澳三地在職業教育上各有優勢,港澳地區教育獨具國際化特色及融合文化的根基,內地教育則使學生掌握較強的理論基礎,三地職業教育的合作將加快更高質量的人才生態建設。
冼漢迪認為,粵港澳三地打通職業教育融會貫通、匯聚整合,將加快高質量人才生態建設,有助于深化大灣區技能人才隊伍的培育,解決企業人才輸送問題,提升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實力與能力。
在深化“產教研創”協同育人方面,冼漢迪表示,港澳及內地職業教育學院、企業等通力合作,優化供給結構,將增強區域產業發展契合度,切實打通職業院校人才培養-企業需求-產業創新科研-創業孵化的壁壘,深化“產教”融合,加深“產教研創”共生發展,吸納港澳青年在粵創業,推動創新創業人才互動、科創資源共享、科創高地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具有獨特的國際化優勢。冼漢迪建議,在構建國際職業教育發展基地過程中,搭建國際化交流合作平臺,加強“一帶一路”職業教育聯盟等平臺建設,通過開展職業教育合作項目、合作辦學、交流培訓等方式,借助藝術、廚藝、語言、技能等工程,同時支持學校和企業“走出去”等多種形式,提升職業教育國際影響力。
冼漢迪說:“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成為國際職業教育發展基地,可為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升級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為建設世界一流灣區注入源源不斷的可持續發展動力。”
(編輯 汪世軍 孫倩)
23:37 | 金杯電工披露半年報 電磁線業務成... |
23:37 | 托普云農擬設立人工智能子公司 深... |
23:37 | 核心業務發力 國邦醫藥上半年凈利... |
23:37 | 小金屬相關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普遍... |
23:37 | 三大航司支持航旅縱橫開展機票直銷... |
23:37 | 山金國際擬赴港上市 持續推進全球... |
23:37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
23:37 | 沈陽廢除8項房地產政策文件專家:... |
23:37 | 杭州7月份土拍收官偉星房產溢價28.... |
23:37 | 中國IP玩具受追捧 企業加速“出海... |
23:37 | 奧來德:闖出OLED國產路 |
23:37 | 螞蟻數科發布金融推理大模型 助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