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何文英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鹽津鋪子董事長張學武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近年來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穩中有進,但仍存在農業現代化短板突出、激勵效應趨弱、農業外部挑戰和沖擊加大等細分領域問題。
針對農業現代化目前存在的短板和問題,張學武提出了五方面的改善建議:
一是加快農業生產要素市場化改革。具體而言,張學武建議可以從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四個方向著手,推進市場化配置“人、地、錢、技”等農業生產要素。
二是改革農業發展激勵機制,對糧食作物直接補貼。張學武認為,要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創新糧食生產經營方式,出實招健全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才能進一步發揮種糧農民以及種糧大縣的生產積極性。
三是鼓勵農業產業化投資,拓展農業增值增效空間。張學武表示,要加大對農村產業的扶持力度,降低農村產業融合成本,推進道路、電網、供水、供氣、物流、環保、信息、應急保障等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健全農村產業融合公共服務體系,培育產業融合社會化服務組織,強化規劃、項目信息、融資、土地、建設運營等綜合服務。同時張學武建議,出臺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到農村投資興業,帶動農村經濟發展。
四是強化數字賦能,推動農業變革。張學武認為,加快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一方面要依托數字技術推進農業實體性要素變革,另一方面要依托數字技術構建新的農業生產關系。數字時代的生產力需要數字化的生產關系與之匹配,建議從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方面入手,利用數字技術來革新農業生產關系。
五是發展農村優質教育,讓美麗鄉村更有聚集力。“當前,農村教育資源匱乏,家長陪同孩子進城讀書,導致人口大量外流。”對此,張學武建議,政府加大農村教育投入,高標準建設鄉鎮中、小學校,提高農村教師待遇,吸引優秀師資,用優質教育資源留住農村人口,夯實培育職業農民的基礎。
在上述建議的基礎上,張學武進一步提出,農業科技人才是推動農業農村產業升級,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力量,希望國家能夠從加大農業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繼續加大對農業科技創新人才服務保障力度、加強政府、高校和企業協調培養力度等方面著手為“三農”發展一線培養出更多跨行業、跨領域、跨業態的復合型農業科技創新人才。
(編輯 閆立良)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