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李萬晨曦
“我國整個鱘魚產業鏈處于極度不平衡的發展狀態,而宜昌綜保區平臺優勢明顯,推動其鱘魚產業高質量發展,將為打造生物醫藥、生物材料領域帶來新的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3月5日,全國人大代表、人福醫藥集團董事長李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李杰介紹,鱘魚魚鰾和魚皮中富含的膠原蛋白,可應用于生物材料、化妝品類和功能保健品中。科學研究表明鱘魚精深加工產品具有應用于食品、醫藥等大健康領域的巨大潛力。
“開發以鱘魚為原料,生產制備高純度藥用級別硫酸軟骨素和非變性膠原蛋白類產品,不僅可以提升鱘魚自身價值,也有助于推動區域內制造行業發展,提高產品科技競爭力。”李杰如是說。
李杰表示,宜昌鱘魚產業持續穩步發展,擬在宜昌綜保區內建設長江三峽國際生物研究院,以鱘魚副產品深加工產業應用端的關鍵技術瓶頸為研究對象,著力構建解決產業發展共性問題、產業優化升級等技術體系,加速推進鱘魚產業高端化、新技術產業化、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化。
在李杰看來,鱘魚提取具有產業資源優勢,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中國水產科學院首席專家危起偉教授作為發起人,聯合相關企業,擬共建“長江三峽國際生物研究院”,從事鱘魚提取物的深入研究和產業轉化工作,同時,國內相關企業已對鱘魚提取物產業轉化表達了明確的合作意向。
為此,李杰建議,一是由農業農村部牽頭制定鱘魚精深加工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引導并支持產業基礎研發、制備工藝、生產技術及市場開發等發展,提升鱘魚產業整體附加值,助推漁業現代化、新興產業集群化發展。
二是加大對湖北鱘魚產業的支持力度。科技部牽頭支持湖北宜昌建設具有國際水平的鱘魚產業研發平臺,在現有基礎上,將科技、農業、財政等部門的政策資源、資金資源向該平臺傾斜。農業農村部牽頭發起中國鱘魚大會,并將會址永久性落戶湖北宜昌,充分利用我國豐富的鱘魚資源及產業基礎,縱深延伸全鱘魚產業鏈,推動中國鱘魚產業集約化、規模化、高效化、科技化發展。
(編輯 孫倩)
09:56 | 美諾華上半年凈利預增超140% 營收... |
09:35 | 凝聚全球青年生態保護智慧 華泰公... |
08:51 | 日發精機海外子公司被銀團接管 企... |
23:53 | 長華集團獲新能源車企定點開發 預... |
23:53 | 云頂新耀首席執行官羅永慶:聚焦前... |
23:53 | 萬科年內第六次獲深鐵集團借款 累... |
23:53 | 東軟集團:思芮科技已納入公司合并... |
23:53 | 讓折疊屏成為用戶“主力機” 榮耀... |
23:53 | 商業航天駛入發展快車道 相關概念... |
23:53 | 阿洛酮糖成為新食品原料 我國代糖... |
23:53 | 楚天科技:以“中國智造”賦能全球... |
23:53 | 邁向高質量發展 多個行業掀起“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