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郭冀川
3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楊金龍在政協小組討論會后,接受了《證券日報》記者的采訪。他表示,通過把化學研究與AI智能相結合,技術研究就發生了范式變化。有時候只需要研究人員腦中一個靈光,剩下工作就交給人工智能去驗證,從大數據統計到智能計算,再到此后的全自動化學合成,這種研究技術的改變極大提升了科研創新能力。
圖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楊金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郭冀川/攝影
人工智能可以助力創新研發、提高生產效率、優化業務流程等,并且越來越多地融入科學發現中,以增強和加速研究,幫助科學家生成假設、設計實驗、收集和解釋大規模數據,并獲得遠比傳統研究模式更快的結果。
楊金龍表示,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更好地加強基礎研究,從源頭引領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我國在源頭創新方面提供了新的方案,開辟新的成長渠道,培育新的生產鏈,因此基礎研究十分重要,是創新的源頭。
(編輯 孫倩)
09:56 | 美諾華上半年凈利預增超140% 營收... |
09:35 | 凝聚全球青年生態保護智慧 華泰公... |
08:51 | 日發精機海外子公司被銀團接管 企... |
23:53 | 長華集團獲新能源車企定點開發 預... |
23:53 | 云頂新耀首席執行官羅永慶:聚焦前... |
23:53 | 萬科年內第六次獲深鐵集團借款 累... |
23:53 | 東軟集團:思芮科技已納入公司合并... |
23:53 | 讓折疊屏成為用戶“主力機” 榮耀... |
23:53 | 商業航天駛入發展快車道 相關概念... |
23:53 | 阿洛酮糖成為新食品原料 我國代糖... |
23:53 | 楚天科技:以“中國智造”賦能全球... |
23:53 | 邁向高質量發展 多個行業掀起“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