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桂小筍
“如果用足球比賽來形容資本市場,未來,A股+H股的發展可以像是‘歐聯(歐足聯歐洲聯賽)’一樣,能夠讓優秀的人才、企業互相流動的同時,又能保持各自的特性,最終建立起更具規模的金融中心。”3月8日,全國政協委員、畢馬威中國前副主席龔永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龔永德在前期調研時發現,從國家金融安全的角度出發,如果能夠整合上海、深圳和中國香港的金融資源,建立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國際金融中心,則大有裨益,“中國香港的獨特優勢,可以擔此重任”。
從資本市場的發展情況來看,2024年赴港上市企業增加明顯。畢馬威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預計2024年赴港上市的企業數量和融資規模都將有不錯的增長,而隨著人工智能、半導體、綠色技術等科技的關注度提升,中國香港已經準備好借著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帶動2024年IPO市場的復蘇。
不過,在龔永德看來,赴港上市仍有極大的提升可能,“從滬深港三地的上市公司情況來看,A股+H股的配置在資本市場陸續增加,希望在未來發行H股的企業中,優秀的民營企業能夠成為主力軍。”
除了獨立IPO的企業之外,如何讓滬深港三地的上市公司能有更好的聯動,龔永德建議:“可以挑選20家至30家已經在滬深兩市上市的優質企業發行H股,這不僅有助于更好地吸引海外資金,還能豐富在中國香港發行的金融產品及衍生工具;同時,也建議挑選20家在中國香港上市的優質公司在滬深兩市發行新股,讓內地投資者可以直接投資這些公司及其有關的金融衍生品。這可以拓寬優秀公司的融資渠道,還能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優秀投資標的。”
在助力優秀企業獲得更多融資,金融助力實業發展的同時,建設更具規模的金融中心則可以為這些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堅實后盾。“大灣區有中國香港和深圳兩個金融中心,中國香港能夠更好地吸引海外投資者,而深圳則可以容納更多的內地投資者,兩個金融中心互通有無、互補長短,可以遙相呼應,在人才、資金等層面更好地融合發展。隨著大灣區建設的推進,可以在區域內吸納不同幣種的投資資金,讓企業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融資方式和金融產品。”龔永德說。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