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重大影響,圍繞如何恢復經濟增長這個問題,各方都在支招。部分城市已經開始發放消費券,這對于緩解居民的生活困難,刺激經濟增長,幫助中小企業走出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必須指出的是,消費券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財政政策,如果政府大量發放消費券,那么,就等于政府再次分配,因此,必須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
發放消費券究竟是為了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還是為了解決居民的生活困難,政府應當權衡利弊,作出科學的判斷。如果在一個城市的內部,中小企業普遍面臨嚴重的困難,那么,消費券的發放工作應當著眼于解決中小企業的困難問題,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如果一個城市的內部,居民生活遇到困難,那么,發放消費券,應當優先考慮居民實際需要,同時考慮到中小企業發展需要。
政府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應當首先考慮到中小企業的發展前景,萬萬不可將那些本來應該被淘汰的中小企業保護起來,讓他們浪費資源,影響經濟結構的調整效果。政府發放消費券,應當鼓勵消費者作出選擇,如果消費者選擇經營狀況良好、服務水平相對較高的中小企業,那么,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就會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反過來,如果中小企業經營狀況不佳,消費者拒絕選擇,那么,應當允許中小企業退出市場。這是市場經濟的題中應有之義,同時也是發放消費券必須注意的問題。
如果在發放消費券過程中,采用的是結果導向,凡是經營狀況不佳的中小企業,都可以獲得政府的資金支持,政府通過發放消費券方式幫助這些企業走出困境,那么,消費券發放有可能會導致市場被扭曲,資源配置越來越不合理。
政府設計消費券政策的時候,應當鼓勵消費者自我選擇,如果消費者自己選擇經營者提供服務,那么,那些本來應該退出市場的中小企業,就會自然而然地退出市場,政府絕對不能采取指定消費或者強行消費的方式讓一些中小企業獲取不正當利益。
許多地方政府為了支持中小企業加大技術改造的力度,向中小企業發放技術改造資金,一些中小企業本來缺乏科技創新能力,但是,千方百計地騙取政府的科技創新專項資金,結果導致政府的技術改造資金被中小企業吞噬。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就在于,一方面充分尊重消費者的選擇,讓消費者根據自己的消費習慣和消費需要選擇中小企業,另一方面應當增加透明度,讓更多消費者作出理性的選擇。
部分學者擔心,如果大量發放消費券,是否會導致中國財政赤字進一步增加。當前我國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相對較重,如果發放大量的消費券,勢必會增加地方政府的財政負擔。但是,必須充分意識到,生產和消費是一個完整的環節,如果沒有消費,那么,生產也就沒有意義。只有刺激消費,才能促進生產。政府應當通過發放消費券的方式,促進地方經濟增長。
政府發放消費券促進消費過程中,應當采取以下兩個方面的措施:
第一,應當大規模減少公共開支,將財政預算合理化,把間接消費變成直接消費。
政府公共財政預算核心就是要加大公共產品生產力度,不斷滿足居民對公共產品的需要。現在許多地方政府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路徑依賴,每當經濟遇到困難的時候,政府就會投入巨額資金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通過修建地下鐵路,帶動經濟的增長。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現象。政府直接投資固然能夠促進經濟增長,但是,政府在投資過程中,一定會出現擠出效應。如果政府投資修建基礎設施,那么,生產性消費企業可能會從中受益,而大多數消費性中小企業卻無法從中獲益。政府應當盡可能地抑制自己的投資沖動,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減少政府的生產性開支。與此同時,應當在吃飯財政基礎之上,盡可能地的壓縮公共開支,確保政府的資金直接服務于消費者。
消費券的本質,就是政府將公共預算中的一部分,直接返還給納稅人,讓納稅人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消費服務對象。這種做法和政府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發放消費券的效果更加明顯。一方面可以解決中低收入居民的實際困難,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企業從中受益。如果政府加大投資的力度,那么,很難直接造福于中小企業。政府發放消費券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刺激生活消費,幫助中小企業特別是提供生活消費服務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第二,政府應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把預算外資金直接服務于消費者。
眾所周知,絕大多數地方政府財政兩本賬,除了公共財政預算之外,還有非公共財政預算。政府通過設立土地儲備基金,組建政府投資公司和融資平臺,以房地產開發為手段,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這種把國有土地直接轉化為投資的做法,客觀上加快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但是,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由于過度依賴土地財政,結果導致房地產市場價格持續攀升,我國房地產市場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中央之所以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就是要從根本上改變地方政府的投資計劃,解決我國房地產市場畸形發展所帶來的問題。
地方政府應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大對我國土地財政審計的力度,對政府設立的投資公司和融資平臺進行有效管理,讓政府投資公司和融資平臺獲得的利潤用于發放消費券,直接造福于當地消費者。如果政府統籌兼顧,將政府投資公司和融資平臺獲得的利潤按比例發放給消費者,讓城市居民分享政府投資獲得的利潤,那么,不僅可以充分體現國有企業設立的目的,而且更主要的是,可以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
將政府投資公司和融資平臺獲得的利潤用來發放消費券,可以最大程度保持公共財政預算穩定,可以有效地解決供求矛盾。但是,如果缺乏足夠的消費,那么,政府投資有可能會增加城市的運營成本,加重消費者的負擔。政府應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確保每個居民都能享受到經濟發展的陽光雨露。
發放消費券可能存在大量的道德風險和經濟風險。政府在制定消費券政策時,一定要統籌兼顧,盡可能做到萬無一失。如果政府發放消費券過程中,沒有考慮到中小企業發展的需要,那么,政府發放消費券的行為,有可能會導致中小企業進一步萎縮。如果政府發放消費券過程中,沒有對居民的消費狀況進行調查,那么,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中低收入階層的生活困難。政府一定要實事求是,利用數據庫,仔細分析本地居民的實際需要,在此基礎之上,對本地中小企業生存狀況進行客觀分析,充分考慮發放消費券的方式方法以及可能產生的實際效果。如果胡子眉毛一把抓,為了贏得居民的喝彩,而盲目地發放消費券,那么,最終很可能會導致政府的資金被濫用,本來應該得到政府支持的中小企業仍然掙扎在死亡線上,絕大多數中低收入居民沒有從政府發放消費券中獲益。
筆者建議,中央政府可以對江蘇南京等一些地區消費政策開展調查研究,總結出帶有規律性的經驗,在全國各地推廣。政府應當過緊日子,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壓縮公共開支。必要的時候可以砍掉中間層次,讓干部下沉到第一線,直接為社區居民服務,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密切聯系人民群眾,了解人民群眾的疾苦,根據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制定消費券政策。如果政府帶頭消費,那么,雖然短期內可以拉動經濟的增長,但是,這樣的消費是“腐敗消費”或者說是“不合理消費”。政府應當減少消費,把大量資金用于支持居民消費。發放消費券應當堅持公開透明的原則,隨時接受居民的檢驗,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這項政策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也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這項政策提高政府的公信力,縮短政府與群眾之間的距離。
(作者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