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不佳、產品發行遇阻,上半年私募行業可謂苦不堪言。在金融堅定去杠桿,市場整體資金面收縮嚴重的情況下,不少私募機構已感受到市場寒意。
“大河沒水小河干,周圍的公司都在收縮戰場準備過冬,之前多個盡調后準備投資的客戶也都無疾而終。前兩天與同行交流,據說現在很難發出產品。”深圳厚石天成總經理侯延軍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寒冬來得猝不及防
年初,上證指數以十一連陽收獲開門紅,僅僅回調一日后,又接著七連陽,指數直接越過3500點,市場一片欣欣向榮。彼時,私募集體看多,一邊大力募集發行新產品,一邊不斷提高股票倉位。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1月份證券私募的管理規模單月猛增3200億元,呈現出爆發式增長。
然而,市場行情卻急轉而下,令很多私募猝不及防。2月份,伴隨著美股大跌,A股亦出現一輪下跌。證券私募管理規模也是自2月起連續4個月縮水,共計減少614億元。
“上半年貿易摩擦和金融去杠桿力度都超出此前市場預期,如果從高點計算,上證指數跌幅已經超過20%。我們公司也遭遇成立以來最大回撤,產品平均回撤接近10%。各大策略輪番失效,主要原因是資本市場資金緊張,存量在博弈。”侯延軍表示。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股票策略私募產品平均虧損5.95%,宏觀對沖策略、組合基金策略等產品也均為負收益。
“我們也感受到市場的寒冬,尤其近一兩個星期產品壓力很大,感覺在加速趕底。如果市場繼續下跌,不少私募都將面臨被動減倉壓力。”私享基金基金經理陳建德告訴記者。
不僅如此,據記者了解,還有不少私募將遭遇產品清盤壓力。“我們的產品預警線為0.85,現在好幾只產品都在預警線附近。如果被動減倉或者清盤的私募產品數量增多,對市場也將造成一定壓力。”南方一家中型私募負責人告訴記者。
面對一些客戶前來咨詢投資策略,侯延軍認為目前投資股票還不是一個好的時點,市場還需要情緒宣泄,即使是量化對沖策略目前也較為艱難,“我們目前執行熊市風控,股票端基本空倉,采取的是固收+衍生品策略。”
“私募行業寒冬已經來臨,洗牌早已開始,從之前的爆發式增長到了良幣驅逐劣幣的階段。誰能夠熬過寒冬,誰就有資格享受春天。”侯延軍說。
市場發生本質變化
對于近期市場調整,也有私募認為A股下行空間有限,一些優質公司甚至已具備配置價值。
清河泉資本總經理劉青山表示,目前A股整體估值處于較低水平,盈利增長亦不低,市盈率(PE)低于30倍的上市公司比例已經超過40%。以歷史數據來看,當下投資低估值的優質品種獲勝的概率超過80%,而且未來一年的預期收益率有望達到25%左右。所以,越來越多的公司已經出現了配置價值。
不僅如此,劉青山還認為,A股已發生本質上的變化,預期和共識均向頭部優質公司集中。雖然今年指數表現較差,但以消費為代表的優質龍頭公司,今年收益率整體仍然較好,表現出強者恒強的態勢,質地差的公司慘遭冷落,預計趨勢仍會持續下去。
據清河泉資本統計,過去3年市值小于50億規模的公司比例已經從19%上升至41%,而市值前十的公司過去的平均市值卻增長了40%。這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隨著A股市場不斷開放,特別是A股納入MSCI,以價值投資為主的外資對A股市場的投資理念和風格帶來很大影響,當前外資已然成為A股市場最重要的增量資金。
從市場流動性、風險偏好、政策面、海外因素等多方面來看,朱雀投資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市場走勢不會因短期的回暖而發生大的反轉,大概率還是維持一個盤整或尋底的過程,但下行空間已相對有限。當前市場整體市凈率(PB)、PE水平已低于熔斷后低點,這將為價值投資者自下而上發掘個股投資機會提供良機。
在投資策略上,朱雀投資維持對2018年“指數小年、結構大年”、“一個震蕩格局”的基本判斷,市場系統性風險在調整之后有望得到充分消化,后續價值股和成長股都將存在結構性機會。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