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低迷,即便是匯聚各路高手的股票私募,也交出了整體負收益的成績單。
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股票策略私募產品平均收益為-5.95%,超過65%的股票私募產品出現負收益,其中有43.87%的股票私募產品收益率在-10%~0%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占據頭部位置的百億規模級股票私募機構,也有七成公司出現負收益,其中有3家公司的管理規模在110億元以下,如再遭遇業績下滑,或將跌出百億規模陣營。
股票私募上半年
平均收益-5.95%
二級市場下跌之下,股票私募上半年整體業績虧損已成定局,私募產品也已從“比誰賺得多”切換成“比誰虧得少”,甚至少虧、不虧就能攀上排行榜靠前位置。
據私募排排網統計,今年以來,股票策略私募產品平均虧損5.95%,虧損大戶集中在規模兩端,即大體量私募產品與小型私募產品虧損幅度最大,50億元以上私募平均虧損5.47%,1億元以下私募平均虧損6.83%。
此外,1億元~10億元規模的私募產品平均虧損4.3%,10億元~20億元的私募產品平均虧損4.11%,20億元~50億元的私募產品平均虧損4.08%。
據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參照Wind數據口徑,納入統計的股票型私募產品共有1.24萬只,其中有8080只私募產品上半年獲得負收益,占全體股票私募產品的65.19%。
數據還顯示,上半年,大部分私募收益率集中在-20%至10%之間,其中-10%至0%的收益區間最為密集,共有5437只私募產品的收益在此范圍內,占比達43.87%。
同時,還有1891只私募產品的收益率在-20%至-10%區間,占比達15.26%。有3684只私募產品的收益在0%至10%區間。
盡管私募產品的虧損比例較大,但大幅度虧損的情況并不多見。據統計,上述1.24萬只股票私募產品中,虧損幅度超過20%的只有752只,占比只有6.07%。虧損幅度超過30%的只有273只,占比僅為2.2%。
與此同時,也有94只股票私募上半年收益超30%,占比達0.76%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二級市場持續下行,一些私募產品年內進行清盤。據私募排排網數據,今年以來已經有2059只產品清盤,其中股票策略產品有945只,但整體清盤數量不及2017年同期。
34家百億級私募
有七成負收益
作為業界的尖子生群體,管理規模超百億的私募一直是行業的重要風向標,但在2018年上半年,即便這些尖子生也集體迎來業績寒潮。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市場共有34家私募的管理資金規模超百億,占據業界的頭部位置,但其中有25家上半年業績虧損,占全體百億私募的73.53%。
就整體收益來看,34家百億級私募平均收益為-3.62%,中位數收益率-2.66%,其中有13家私募累計虧損超5%,有7家私募累計虧損超10%,虧損最嚴重的3家私募在半年里分別虧損14.67%、13.24%和12.84%。
值得留意的是,在承受上半年虧損后,一些私募已經站在百億規模邊緣。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有3家百億級私募的管理規模低于110億元,只需不到10%左右的負增長,就會讓這3家公司跌出百億行列。
例如,一家總部位于上海的私募,今年以來累計收益為1.79%,最近一月的累計收益為-0.97%,最新管理資產規模為101.36億元,只比百億整數關口高1.36億元。
另一家上海的知名私募機構,今年以來累計收益為-10.91%,導致管理資產規模有所縮水,最新規模只有105.16億元。此外,一家北京的百億規模私募,當前管理規模為107.05億元,也距離百億關口較近。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私募管理規模在今年“拔足狂奔”,甚至有一家近年業績突出的上海私募,資產管理規模已突破千億元——達1100.5億元,共計管理了314只產品。
盡管整體業績較為悲觀,依然有百億級私募取得較理想成績。例如,上海保銀投資旗下管理57只產品,今年以來獲得6.95%的投資收益,大唐財富投資也在上半年獲得6.88%的投資收益,明毅博厚投資、歌斐諾寶資產管理、高毅資產管理也獲得正收益,收益率分別達到2.91%、2.81%和2.57%。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