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公募基金行業對外開放顯著提速。對外開放有助于公募基金行業形成多元化的行業競爭格局,促進行業服務水平的提升,促進資本市場的發展,提升資本市場的效率。與此同時,外資進入公募基金行業也對中資基金公司的風險管理能力及跨境資產配置能力等構成嚴峻挑戰。對此,中資基金公司應當提高全面風險管理能力、拓展全球視野和明確戰略定位,以應對日趨激烈的行業競爭。
一、對外開放穩步推進
自中國履行加入WTO的承諾,允許境外投資者在中國投資設立合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以來,公募基金行業對外開放穩步推進。進入2018年后,在這一領域的開放進程則全面加速。
2018年4月,央行行長易綱在博鰲亞洲論壇宣布了中國金融開放的12大具體舉措,其中包括: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三年以后不再設限。
2018年4月28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就《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答記者問時表示:《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規定,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外資持股比例或者擁有權益的比例,累計(包括直接持有和間接持有)不得超過我國證券業對外開放所做的承諾。基金管理公司對境外投資者進一步開放,允許外資持股比例達到51%,不涉及對現有規則的修改。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已可根據法律法規、證監會有關規定和相關服務指南的要求,依法提交變更公司實際控制人或新設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的申請材料。
2018年7月28日、30日,《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以下合稱“《2018年版負面清單》”)分別正式實施。《2018年版負面清單》明確了大幅擴大服務業開放、基本放開制造業以及放寬農業和能源資源領域準入的三大主要開放舉措,將央行行長宣布的金融開放舉措落實在了具體的文件中。根據《2018年版負面清單》的規定,“證券公司的外資股比不超過51%,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資股比不超過51%”。
由此可見,中國政府已大幅放寬公募基金行業的外資準入并且為未來進一步放寬明確了時間表。
二、對外開放的意義
公募基金行業對外開放有助于中資基金公司吸收外資的先進經驗,完善公司治理,不斷提高風險管理能力,提升產品創新能力和客戶服務水平,拓展國際視野,為未來開拓國際市場打下堅實基礎。此外,基金行業對外開放還具有如下重要意義:
首先,對基金投資者而言,隨著基金行業的競爭加劇以及基金公司服務水平的提升,基金投資者可以在付出較低成本的同時獲得更優質的服務,享受更多元的資產配置渠道。此外,隨著行業風險管理水平和合規管理水平的提升,投資者購買的基金產品的風險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不一致的情況將大為減少,這有助于投資者更好地實現投資意圖和資產配置目的。
其次,對基金行業而言,擴大對外開放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行業競爭格局,促進基金公司優勝劣汰,促進行業朝著更加規范化、專業化、國際化的路徑發展,推動行業創新,進一步提升公募基金行業在整個資產管理行業中的競爭力。
再次,壯大的公募基金行業也有助于提升國內證券市場中的機構投資者占比,促進資本市場的穩定與發展,提升資本市場的效率,進而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三、對外開放中的挑戰
及應對措施
截至2017年底,共有45家合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依法設立并有效存續,其中外(港)資控股公募基金公司僅1家。相較于中資基金公司,合資基金公司的競爭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先進的風險管理理念。合資基金公司的外資股東多為國際大型金融機構,其中不乏知名的投資管理機構。這些機構有著多年積累的風險管理文化、經驗和技術,合資基金公司借助外資股東的先進風險管理理念,能夠更加穩健經營、持續發展。
第二,穩健的經營風格。外資股東對公司管理層通常并無“快速盈利”要求;相反,外資股東注重穩健經營,這使得合資基金公司能在成立初期著力于公司的制度、體系建設,為公司長足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第三,豐富的跨境資產配置經驗。外資股東通常具有豐富的國際經驗,能為合資基金公司在境外市場研究、跨境業務拓展、客戶服務和跨境資產配置等方面提供支持。
如上所述,合資公司由于其外資背景,競爭優勢不容忽視。此外,按照目前的開放安排,未來不排除出現外商獨資公募基金公司的可能。在此背景下,未來中資基金公司將進一步面臨下述挑戰:
一是對風險管理能力的挑戰。相較于外資金融機構,中資基金公司的風險意識和風控機制還存在較大欠缺,對風險及合規的重視程度遠不如外資金融機構,還存在較大差距。在加強金融監管的宏觀背景下,外資金融機構的進入將對中資基金公司的風險管理能力構成進一步挑戰。
二是對跨境資產管理業務的挑戰。與外資金融機構相比,中資基金公司的海外資產配置能力相對較弱,對于大部分中資基金公司而言,跨境投資仍然處于起步階段。未來,外資基金公司借助其股東的跨境投資經驗和資源,必然對中資基金公司的跨境資產管理業務構成挑戰。
為應對前述挑戰,中資基金公司應在以下方面著力:
首先,提高全面風險管理能力。風險管理能力是基金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面對日趨復雜、多樣和相互關聯的金融風險,單獨地管理某類風險并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因此,基金公司在關注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等的同時,也應當將操作風險、合規風險、聲譽風險等風險類別納入風險管理體系,逐步提高自身的全面風險管理能力。
其次,拓展全球視野。隨著港股通、滬倫通等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制度的穩步推進,錘煉海外市場的研究分析能力和跨境資產配置能力對基金公司而言顯得尤為迫切。相比于具有先天優勢的合資及外資基金公司,中資基金公司海外市場研究和跨境資產配置能力稍顯不足,因此,中資基金公司只有積極拓展全球視野,才能在新的業務領域與合資及外資基金公司同臺競技。
再次,明確戰略定位。隨著外資的不斷進入以及行業的持續擴容,公募基金公司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未來,中資基金公司應當立足于自身的比較優勢,提高戰略研究能力,明確自身的戰略定位,為投資者提供差異化的財富管理方案,將自身打造成獨具特色的資產管理機構。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